观吉王从谦花烛
王门嘉礼万人观,况是新承置醴欢。花烛喧阗丞相府,
帝里佳期频赋颂,长留故事在金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王府庆典众人共襄盛举,更何况是在新设的酒宴上欢聚一堂。在喧闹的丞相府内,华美的蜡烛映照出一片璀璨的光华。在京城的美好时光中,这样的盛事经常会被传唱歌颂,这些美好的记忆永远地留存于金銮宝殿之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观:观看,观赏。
2. 吉王:吉王的含义较为广泛,可能指唐玄宗时期的太子李亨(后被尊为唐肃宗);也可能指历史上的其他贵族或皇帝,例如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皇帝宋孝武帝刘骏。这里具体所指需要根据上下文来断定。
3. 从谦:可能是吉王的子嗣或者随从,具体情况未知。
4. 花烛:中国古代婚礼时所用的红烛,象征着喜庆和幸福。
5. 喧阗:形容声音嘈杂喧闹。
6. 丞相府:古代朝廷重臣的府邸,这里具体指的是谁也无从得知,可能与当时的权臣有关。
7. 帝里:天子的都城,这里指的是长安(今西安)。
8. 金銮:金銮殿,古代皇宫中皇帝的居所和议事之处。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吉王从谦新婚之喜的诗。诗人徐铉以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当时盛大喜庆的场景。“王门嘉礼万人观”一句中,“王门嘉礼”指的是贵族婚礼,“万人观”则形象地描绘了这场婚礼的盛况,显示出吉王从谦的身份地位之高。
第二句“况是新承置醴欢”中的“新承置醴”意为新嫁娘入门,体现了新人之间的喜悦之情。这句话暗示出婚礼的欢快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新人的祝福。
接下来的“花烛喧阗丞相府”一句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婚礼现场。花烛意味着吉祥喜庆,而“喧阗”一词则生动地描绘出宴会的热闹场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表达了对皇室婚姻礼仪的赞美和尊重。
最后两句“帝里佳期频赋颂,长留故事在金銮”中,“帝里佳期”是指皇家的婚礼,而“频赋颂”则表示诗人对这种场合的美赞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这也传达出作者期望这段美好的佳话能够流传下去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一场皇家婚礼的热闹景象,展示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吉王从谦花烛》是南唐词人徐铉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65年,正值南唐灭亡前夕。徐铉,字鼎臣,江苏扬州人,曾任职于南唐政权,是一位著名的学者、文学家、书法家和音乐家。他在南唐时期享有较高的声誉,并与著名文人韩熙载、朱承事等人交好。
在南唐末年,朝政日趋腐败,皇帝沉迷声色犬马,权臣之间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徐铉目睹了皇室的奢华生活和民间的疾苦,深感忧虑。他在诗歌中对吉王从谦的花烛宴会进行了讽刺,以提醒人们关注国家的命运。
在诗中,徐铉通过对吉王从谦花烛宴会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皇室的奢侈生活。他运用生动的意象和含蓄的讽喻手法,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众苦难的关注。然而,尽管他尽力呼吁,但南唐最终还是被北宋所灭。尽管如此,徐铉的诗作依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成为研究南唐文化的重要资料。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