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张{上须下立}见寄

标题包含
次韵张{上须下立}见寄
掀髯一笑天地间,八代文衰谁为起。 夷陵丹砂空自光,中山老? 不可使。一从麦秀获麟台, 二千余载无文字。谪仙岂无希圣心, 谁其起予二三子。张君忽赠白云句, 墨妙笔精真可喜。宗师奇涩费吟噍, 三读方能得其意。夺髯苍鼠色无冤, 吐气黑蛟云可致。恨子初筵我旅酬, 妙处安能为标指。惧遭掎摭不哦诗, 畏触祸刑宁作史。翰林主人子墨卿, 昔也同盟今趣异。不见当年圣德诗, 犹被他人呼怪鬼。惭君问我乞余丸, 安得锦囊出怀裹。丈夫盖棺事始定, 斯文固应付后死。试问涪翁余七言, 松苓臭味固相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斯(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全名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是一位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开怀一笑傲天地,五代文脉衰落时。 夷陵丹砂徒自耀,中山酒寒老无人。 不能因麦秀而悲,两千年间文化匿。 谪仙李白虽心希圣,谁能唤起后来子。 忽有张君赠白云,书法精美真可喜。 宗师诗句奇特难懂,三遍方知其中意。 笔墨之间呈众生相,吐气如黑蛟翻云。 遗憾新筵客酬时,难为妙处指点迷津。 忧惧诗歌遭人诟病,畏惧史笔触祸患。 翰林主人子墨卿,昔日同志今殊途。 未见当年圣德诗,仍被他人称古怪。 愧对君问余所求,囊中珍宝难取出。 大丈夫身后事方定,文化传承应后人。 试问涪翁我诗才,松树茯苓味道似。
去完善
释义
1. "掀髯一笑天地间":颔首微笑于天地之间。“掀髯”指笑时牵动胡须。 2. "八代文衰谁为起":八个朝代文风衰落,有谁能使其复兴? 3. "夷陵丹砂空自光":夷陵的丹砂矿石只能白白发光。 4. "中山老?":中山地区的长者。 5. "不可使":不可驱使。 6. "一从麦秀获麟台":自从孔子的学生子夏在麦秀时节观到瑞麟起舞。“麦秀”指春天。 7. "二千余载无文字":两千多年来没有好的文学创作。 8. "谪仙岂无希圣心":被贬谪的仙人李白难道就没有向往圣人之心吗? 9. "谁其起予二三子":有谁能够引发我的想法呢? 10. "张君忽赠白云句":张{上须下立}突然送给我关于白云的诗句。 11. "墨妙笔精真可喜":书法美妙,笔触精致,令人欣喜。 12. "宗师奇涩费吟噍":学习古人奇特、晦涩的作品需要仔细品味。 13. "三读方能得其意":读了三遍才能领悟其中的意思。 14. "夺髯苍鼠色无冤":苍老鼠掠夺胡子时的颜色并不引人注意。 15. "吐气黑蛟云可致":吐气形成黑蛟般的云雾是可以达到的。 16. "恨子初筵我旅酬":遗憾我们没有早些相见。 17. "妙处安能为标指":无法明确地表达其中的奥妙。 18. "惧遭掎摭不哦诗":担心因诗歌中的一些问题被人指责。 19. "畏触祸刑宁作史":不敢触及禁忌的话题,宁可不去写史书。 20. "翰林主人子墨卿":翰林书院的主人和他的儿子都是书法家。 21. "昔也同盟今趣异":过去我们志同道合,现在我们的兴趣已经不同了。 22. "不见当年圣德诗":不见当年的圣人之德的诗篇。 23. "犹被他人呼怪鬼":仍然被人们称为奇怪的人。 24. "惭君问我乞余丸":感谢你的询问,我将把剩下的药丸给你。 25. "安得锦囊出怀裹":怎么得到那些装在锦囊里的宝贵意见呢? 26. "丈夫盖棺事始定":人生在世,盖棺定论,一切事情才能确定。 27. "斯文固应付后死":这些文学瑰宝应该传承给后世之人。 28. "试问涪翁余七言":试问涪翁还剩下哪些七言诗? 29. "松苓臭味固相似":松树根部的茯苓气味确实相似。
去完善
赏析
《次韵张{上须下立}见寄》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诗词创作的执着与追求的诗篇。作者高斯得在这首诗中展示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在开篇便表达了他的自信和豪情,认为他是拯救八代文衰的关键人物。紧接着,他提到了夷陵丹砂和中山老{上须下立}等典故,暗示自己虽然才华横溢,却无人赏识,就像丹砂的光芒被埋没一样。 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张{上须下立}的赞赏和对彼此的惺惺相惜之情。他认为张{上须下立}的诗句颇具韵味,只是其诗风奇特,需要反复研读才能领会其中深意。此外,诗人还提及了翰林主人子墨卿的故事,以此表达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在结尾部分,诗人表示尽管他现在可能遭受非议和攻击,但他仍然坚信自己的文学成就是有价值的,并希望能在未来得到后人的认可。整首诗充满了激情、豪气和决心,展示了诗人对诗词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张{上须下立}见寄》是南宋诗人高斯得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左右,当时高斯得因故被贬出京,出任婺州州学教授。在谪居期间,他收到了友人张{上须下立}的寄诗,心生感慨,于是写下此诗作为回应。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趋于稳定,但由于政治斗争和内忧外患的影响,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仍受到一定的制约。高斯得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因直言敢谏而被权臣排挤,外放到地方任职。尽管如此,他仍然关注国家兴亡,关心民生疾苦,并在文学创作中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友情的珍视。 在时代背景方面,这一时期的南宋文坛虽然失去了北宋的繁荣景象,但仍然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如陆游、辛弃疾等。他们在诗歌、散文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推动了文学的发展。此外,南宋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也使得文人墨客们在创作中表现出更多的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