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悠闲地住在人烟稀少的地方,沿着杂草丛生的道路进入荒芜的花园。鸟儿在池塘边的树上过夜,月光下僧侣敲门的声音格外清晰。
走过桥就能看到田野的颜色,移动石头能触动云的根部(形象描绘云朵的变化)。暂时离开这里,还会回来,期待的时光不会辜负我们的约定。

去完善
释义
"题李凝幽居":这是贾岛给朋友李凝的幽静居所写的诗。
"闲居少邻并":这句写李凝的住处人烟稀少,邻居很少。
"草径入荒园":诗人通过杂草丛生的路径走进了荒芜的院子。
"鸟宿池边树":这句写鸟儿在池塘边的树上休息。
"僧敲月下门":这句写僧人深夜来访,轻轻敲门的声音打破了月夜的宁静。
"过桥分野色":这句写走过桥去的时候,看到了田野的风景。
"移石动云根":这句写移动石头时,连地下的树根也动了起来。
"暂去还来此":诗人表示自己暂时离开这里,但还会回来。
"幽期不负言":这句表达了诗人与李凝之间约定好的相会日期,他承诺会遵守诺言如期赴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游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闲居少邻并”表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恬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则展现出一幅静谧的画面,传达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默契和友谊。而“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最后一句“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承诺,体现了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李凝幽居》是唐代著名诗人贾岛于公元823年所创作的。此时,他已被任命为普州司仓参军,但由于政治因素及个人原因,一直未得任用,生活较为清苦。在这段时期,他热衷于寻幽访古,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李凝等隐士,并在他们的居所周围留下了许多诗歌。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他拜访友人李凝的幽居时,感叹其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以及自然美好的居住环境。在当时的唐朝,由于历史原因和皇帝的宠爱,宦官势力逐渐强大,朝政腐朽,官场斗争激烈,很多文人雅士厌倦了朝廷的倾轧,纷纷选择隐居山林,过上闲云野鹤的生活。此诗即表达了贾岛对这种恬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敬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