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南新创尘外亭
城头拄颊俯横塘,尘外跻攀四面凉。
南渎夜鸣江水泷,北窗晓浥芰荷香。
著亭尽得山川景,携客同甘醴盎觞。
寄兴江村家八九,平分我欲卧南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城楼上靠着脸颊俯瞰池塘,在尘世之外攀爬感觉四面凉爽。夜晚在南边的溪流中听到江水声,早晨在北窗下感受到荷花香气。修建的亭子尽得山水之景,带着朋友来共享美酒佳肴。寄托我的兴致在这片江村的家中,我想要在这里分得一份安静。
去完善
释义
1. 庙南:指位于长江南岸的祭祀屈原的庙宇。
2. 新创:新近创建的。
3. 尘外:尘世之外,这里形容超脱世俗的境界。
4. 跻攀:攀登。
5. 横塘:位于长江沿岸的一个区域。
6. 夜鸣:晚上发出声音。
7. 泷:水声。
8. 晓: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9. 浥:湿润。
10. 芰荷:菱叶与荷叶的并称。
11. 著亭:建亭。
12. 尽得:完全拥有。
13. 山川景:山景和水景。
14. 携客:带着朋友。
15. 醴盎觞:指美酒佳肴。
16. 寄兴:寄托兴致。
17. 江村:江边的小村庄。
18. 八九:泛指很多。
19. 南阳:这里指隐居之地。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闲适生活的诗作。诗人站在城楼上,俯瞰横塘,感受到尘世外攀登带来的凉爽。夜晚的江边传来水声,清晨的北窗沾满荷花香气。诗人建了一座亭子,尽享山水景色之美,带着友人共享美酒佳肴。诗人陶醉于江村的生活,希望能拥有这样的生活。整首诗充满了悠然自得的情绪和对自然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庙南新创尘外亭》是南宋诗人袁说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文化发展较为繁荣。然而,由于北方金国的侵扰和内部矛盾的加剧,南宋政权日益衰弱。
在这个时期,袁说友是一位颇有影响力的文人,曾任翰林学士、尚书郎等职。他的一生宦途顺利,但目睹国家的衰落和社会的不公,内心充满了忧虑。在创作《庙南新创尘外亭》时,袁说友正闲居于庙南一带,他对当地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兴建了一座尘外亭,以此表达自己的隐逸之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