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第四章兼简其子

标题包含
第四章兼简其子
虱卜虽萧条,虎筮固豪壮。 要皆有得失,未息胸中望。 那知方寸地,太空等虚旷。 川逝水不流,石高风自浪。 郑五相府荣,谢三渔舟漾。 穷达安在哉,但瞒肉眼障。 鼓瑟铿尔舍,扶杖曝然放。 在我本不亏,底处更求长。 独挂百钱游,无人捉私酿。 醉归一腹春,满纸挥琴畅。 珍重江左王,德卲宜绛帐。 天遣千里来,不顾闽山瘴。 人言臭味同,政可慰凄怆。 谁知金玉予,诗成即相饷。 笔力到天心,开卷人争仰。 但勿赋兔葵,小儿易生谤。 献之诗更奇,句法晋宋尚。 从渠得精深,嗟余真恍傥。 何当日相从,烦君更语上。 径追太古风,三叹聊十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邓肃(1091年-1132年),字志宏,号栟榈居士,福建沙县人。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 他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在北宋末年科举考试中,邓肃高中进士,步入仕途。历任太学正、秘书省校书郎...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原文: 虱卜虽萧条,虎筮固豪壮。 要皆有得失,未息胸中望。 那知方寸地,太空等虚旷。 川逝水不流,石高风自浪。 郑五相府荣,谢三渔舟漾。 穷达安在哉,但瞒肉眼障。 鼓瑟铿尔舍,扶杖曝然放。 在我本不亏,底处更求长。 独挂百钱游,无人捉私酿。 醉归一腹春,满纸挥琴畅。 珍重江左王,德卲宜绛帐。 天遣千里来,不顾闽山瘴。 人言臭味同,政可慰凄怆。 谁知金玉予,诗成即相饷。 笔力到天心,开卷人争仰。 但勿赋兔葵,小儿易生谤。 献之诗更奇,句法晋宋尚。 从渠得精深,嗟余真恍傥。 何当日相从,烦君更语上。 径追太古风,三叹聊十唱。 译文: 即使以虱卜测运仍觉时运不济,而以虎筮却更显气魄豪迈。 人们都会有得失成败,却无法止住心中那份热望。 未曾料到内心世界的宽广无垠,就像太空一样广阔无边。 河水奔流不息,浪花翻涌;高山巍峨,风起云涌。 郑五曾身居相府显荣,谢三也曾有乘渔船徜徉水上的日子。 富贵与困厄其实都无关紧要,只要我们巧妙地避开世人的眼目就好。 放弃瑟音铿尔之声的执著,拄着手杖自由放步。 我原来自足无缺,又何必汲汲以求更多呢? 独自挂起百钱遨游天地,没有谁会来抓我私藏的美酒。 喝得微醺而归,心中充满了春意盎然,纸上挥毫谱就琴韵悠扬。 珍视江左王的才华横溢,德行深厚当授业解惑于绛帐之中。 上天安排我们千里相会,不用顾忌闽山的瘴气弥漫。 世人说我们有共同的志趣,真是令人欣慰的温暖。 谁知道你是我的知音,诗歌写成便立即分享。 你的笔下力量能触动人心,开卷阅览的人们无不翘首仰望。 但请不要轻易咏出兔葵般的诗篇,小孩子容易对此产生误解。 献之的诗才更为奇特,句法承袭晋宋遗风。 我从他那里得到的是精神的升华,感叹自己的天赋真的颇为恍惚。 为什么那天没能与你同行?期待你来畅谈诗词歌赋的美好。 让我们沿着古人的足迹追寻他们的风采,三个感叹包含千言万语。
去完善
释义
1. 虱卜:古代的一种占卜方式,用虱子占卜。 2. 虎筮:用虎骨做的占卜工具。 3. 那知:哪知道,表示出乎意料的结果。 4. 寸地:面积很小的土地。 5. 太空:指天空。 6. 等虚旷:形容天空的广阔无垠。 7. 川逝:河流流动。 8. 石高:形容石头高耸。 9. 风自浪:风吹起波浪。 10. 郑五相府荣:唐代诗人郑畋,曾任尚书省右丞相,地位显赫。 11. 谢三渔舟漾:东晋诗人谢灵运,曾隐居于剡溪,以捕鱼为乐。 12. 安在哉:在哪里。 13. 瞒肉眼障:蒙蔽普通人的眼睛。 14. 鼓瑟:弹奏乐器。 15. 铿尔:形容乐器发出的响亮声音。 16. 扶杖:拄着拐杖。 17. 曝然放:形容放松的心情。 18. 在我本不亏:在我这里已经足够。 19. 底处:哪里。 20. 独挂百钱游:独自一人拿着一百个铜钱去游玩。 21. 无人捉私酿:没有人来抓拿私自酿酒的人。 22. 醉归一腹春:喝醉了回到家里,感觉像春天一样温暖。 23. 挥琴畅:弹琴抒发情感。 24. 珍重江左王:尊重江左的王。 25. 德卲:德行高尚。 26. 宜绛帐:应该坐在红色帘幕前教导学生。 27. 天遣千里来:天意让我从千里之外来到这里。 28. 闽山瘴:福建山区的瘴气。 29. 人言臭味同:人们都说我们的兴趣相同。 30. 政可慰凄怆:足以安慰我们心中的悲伤。 31. 金玉予:形容别人的诗文如金玉般宝贵。 32. 诗成即相饷:诗歌完成后立刻相互赠送。 33. 开卷人争仰:打开书本,大家都争相仰望。 34. 但勿赋兔葵:只是不要写诗赞颂小人物。 35. 小儿易生谤:小孩子容易对别人产生诽谤。 36. 献之诗更奇:献之的诗更加奇特。 37. 句法晋宋尚:句子的结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崇尚的。 38. 从渠得精深:从他那里得到精深的学问。 39. 嗟余真恍傥:感叹我自己真的是虚怀若谷。 40. 何当日相从:为何不能早点和我一起研究学问。 41. 烦君更语上:麻烦你再告诉我更多的事情。 42. 径追太古风:直接追求古代的风俗习惯。 43. 三叹聊十唱:反复叹息,随意歌唱。
去完善
赏析
邓肃的《第四章兼简其子》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的独特看法。首联描绘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通过“虎筮”和“虱卜”展现出坚定的信念。中间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事的看法,认为一切都是虚空,应保持超脱的心态。接下来,诗人通过郑五相府和谢三渔舟的例子说明贫富并无定数,关键在于内心的满足。随后,诗人提出了他的人生哲学:本我无亏,何必强求。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描绘了自己在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态度,以及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他认为江左王等人与自己气味相投,对方的到来令自己感到非常欣慰。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朋友的尊重,赞美对方诗词的才华,希望自己不要过于贬低自己的作品。最后,诗人通过评价献之的诗篇和表达自己的理想,展现出自己在诗歌创作的追求,并期待与友人分享更多的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第四章兼简其子》,是宋朝诗人邓肃所著。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30年,正值宋金战争的动荡时期。邓肃当时正处于人生的低谷,在政坛上遭受排挤,被贬谪至广西钦州。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邓肃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许显得尤为沉重。他渴望为国家贡献力量,却又深感无力回天。在此心境下,他以兼简其子的形式,抒发内心的感慨以及对儿子的家国情怀的期许。这首诗既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又透露出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沉情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