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月
酒满金樽月满轮,月沈轮影在金樽。
更深坐久诗喉渴,一举金樽和月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杯里倒满了美酒,月亮也显得圆满。月亮落下时,映在酒杯中。夜深人静的时候,写诗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然后举起金杯,一饮而尽,与月亮共舞。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金樽:古代装酒的器具,此处指代酒。2. 沈轮:沉落的月亮,此处形容月亮的倒影。3. 和月吞:把酒与月亮一同吞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饮月》描绘了诗人与明月共享美酒的画面,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美好月色的喜爱之情。首句“酒满金樽月满轮”,以饱满的酒杯和圆满的月亮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富饶而和谐的氛围。接着,“月沈轮影在金樽”,明月倒映在酒杯中,暗示着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互动,仿佛月亮也融入到了美酒之中。
而后,“更深坐久诗喉渴”,表示诗人饮酒作诗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但依然无法忘怀眼前的美景。因此,诗人决定“一举金樽和月吞”,将美酒和明月一同吞下,以此表达自己对这份美景的欣赏和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与明月的共享美酒的场景,生动地展示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以及对美好月色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饮月》是南宋时期著名词人傅大询所创作的词牌名之一。该词诞生于南宋中期,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在新旧文化的交融期,市民文化逐渐兴起,词这一文体形式深受人们喜爱。
傅大询,江南人士,曾历任国子博士、江西提举等官职。他在仕途中遭遇了不少波折,这些经历使他更加向往恬淡的田园生活。在创作《饮月》时,他因个人经历而萌生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希望能够在明月清风之下,寻得心灵的慰藉。
这一时期的背景知识主要体现在词风上。由于社会变革和时代变迁,词的发展趋势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旧有的婉约派仍有一定影响力;另一方面,以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逐渐崛起,形成了“辛派”,主张发挥个性,展示豪情壮志。在这样的背景下,傅大询的词风融合了婉约与豪放的特点,既有婉约派的细腻情感,又有豪放派的豪迈之气。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