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雨
狮子关前半篆烟,二龙飞下卓篙泉。
银河掣电连宵雨,绿野翻云四月天。
便觉春生花一县,会看秋熟米三钱。
何时卓鲁登黄阁,都与寰区作有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狮子关前的烟雾如同篆书般轻盈,两条龙从泉水里腾跃而出。夜晚的天空犹如银河落九天,连绵不断的雨水如闪电般迅速。四月的田野如同绿色的海洋,云朵在其中翻滚。春天使整个县城都开满了花朵,秋天丰收时粮食压得秤杆都翘起来。期待着卓鲁那样的贤能之士能够登上黄阁辅佐君王,让天下百姓共享太平盛世。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狮子关:古代地名,此处是泛指狮子所在的地理位置。
2. 半篆烟:描述烟雾弥漫的场景。
3. 二龙:借指两条河流。
4. 卓篙泉:指的是水流湍急的泉水。
5. 银河掣电:形容闪电划破天空如同银河一般壮观。
6. 连宵雨:连续不断的降雨。
7. 绿野翻云:指绿色的原野上飘着云雾。
8. 四月天:春天的第四个月份,即农历四月份。
9. 春生花一县:形容整个地区都被春天的花朵覆盖。
10. 秋熟米三钱:预示着秋天将有一个好收成,大米的价格也会降低。
11. 何时卓鲁登黄阁:希望有一天能见到国泰民安的日子。
12. 都与寰区作有年:表示让整个天下都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愿望的诗。首联以“狮子关前”的香烟和“二龙飞下”的泉水来展现自然景观,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颔联则用“银河掣电”和“绿野翻云”来形容大雨滂沱的情景,进一步展示大自然的神奇魅力;颈联通过描述春天的花朵和秋天的稻谷来表达丰收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尾联则以“何时卓鲁登黄阁,都与寰区作有年”表达了诗人期望国家治理得好的愿景,体现了他关心民生福祉的情感。整首诗意境开阔,富有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贺雨》是宋代诗人傅大询的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正值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期,文人士大夫阶层对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的赞美和描绘成为一时风尚。傅大询身为朝廷命官,常常在公务之余游览山川名胜,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这一时期,傅大询的人生经历丰富,既有过担任地方官员的实务经验,也有在朝堂之上的政治斗争。这使得他对人生、世事有了深刻的体悟。这些人生感悟,反映在他的诗作之中,使得作品富有哲理意味和生活气息。
此外,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科技较为发达的时期,农业的进步和城市的繁荣为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而在文学方面,诗歌的体式和格律已经基本成熟,各种艺术流派和风格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这些都为傅大询的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