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琼台元夕次太守韵)
危阁临流,渺沧波万顷,涌出冰轮。星河淡淡,天衢迥绝纤尘。琼楼玉馆,遍人间、水月精神。□□□,清江瘴海,乘流处处分身。
邦侯盛集佳宾。有香风缥缈,和气氤氲。华灯耀添绮席,笑语烘春。窥帘映牖,看素娥、偏顾幽人。空怅望,通明观阙,遥瞻一朵红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矗立的楼阁倚靠在流水边,浩渺的碧波涌动,犹如千万里江河涌起一轮明月。星星点点的银河倒映在水中,天空中的宽阔大道旁没有任何纤尘。精美的宫殿和水中的月亮一般明亮。水中的倒影映射出千古的历史,如仙境般瑰丽。这片世界看似宁静却暗藏玄机,在这个浩渺的江水和神秘的世界,我化身成了许多分身。
此时恰逢盛世,各类贤能志士云集一堂。这里有清香的微风,和谐的氛围让人神清气爽。美丽的灯光照耀着华丽的宴席,欢声笑语如春日般温暖。透过窗户和门帘,我看到嫦娥向这边注视。看着这些美好的画面,我却不禁陷入惆怅。在这美丽的人间胜景之中,我仰望星空,看那朵红云依旧遥遥在望。
去完善
释义
《汉宫春(琼台元夕次太守韵)》李光
注释:
1. 危阁:高耸的楼阁。
2. 渺:遥远。
3. 沧波:大海。
4. 冰轮:指明月。
5. 星河:银河。
6. 天衢:天空的道路,此处指浩瀚的夜空。
7. 迥绝:远远离开。
8. 纤尘:细小的灰尘,比喻细微的事物。
9. 琼楼玉馆:华丽的楼阁。
10. 水月精神:指月光和水光的交融之美。
11. □□□:此字缺漏,无法给出注释。
12. 清江瘴海:指长江中下游地区,瘴海为古代对南方湿热地区的称谓。
13. 邦侯:诸侯国君。
14. 缥缈:形容物体或景象遥远而虚幻。
15. 和气:温和之气。
16. 氤氳:弥漫、充满。
17. 华灯:华丽的花灯。
18. 绮席:华美的宴席。
19. 笑语烘春:欢声笑语如同春天的温暖。
20. 幽人:隐士、高人。
21. 空怅望:失望地观望。
22. 通明观阙:道教的观宇。
23. 一朵红云:指红色的云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元夕(元宵节)夜晚的壮丽景色以及人们欢聚一堂的热闹场景。首先,作者通过描述高空中的银河、地面上的琼台玉馆和水中倒影,展现出一幅恢宏的画卷。然后,在描写灯火辉煌的宴席上,人们笑语融融,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氛围。最后,以嫦娥独照幽人的情景收尾,表达了词人对团圆的热切期盼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整首词意境优美,语言凝练,充满了浓厚的诗情画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汉宫春(琼台元夕次太守韵)》是南宋诗人李光创作的一首词。李光(1127-1206年),字泰发,号转庵居士,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他曾任参知政事、尚书左丞等官职,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遭到贬谪,晚年居于故乡。
李光生活的时代正值南宋初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国家分裂的时代。他在仕途中多次沉浮,曾任职于各地,对民生疾苦有所了解。在秦桧当权时期,李光因坚持抗金主张而被排挤,流放至海南等地。这些经历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在这首《汉宫春(琼台元夕次太守韵)》中,李光描绘了元宵夜的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赏灯、观舞、猜灯谜等,以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然而,李光此时却身在异乡,无法与家人共度佳节,因此他的诗句充满了哀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