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潘经略广州峡山五首 其四

标题包含
和潘经略广州峡山五首 其四
发白面黧黝,平生舞鱼龙。 落月照屋除,彷佛见此翁。 白日几黄壤,世方定雌雄。 斯文在九牧,吾道非天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宝昙,俗姓李,字希古,号竹堂,南宋时期著名诗僧。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年轻时出家为僧,后来游历四方,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交往。 释宝昙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他的头发雪白,脸色黝黑,一生中都在歌舞之间游龙戏凤。 月光洒在房间,仿佛看到了这位老者。 在这漫漫长夜之中,世事纷争如同尘土,世界正在决定谁胜谁负。 在这片土地上,文学仍旧存在,我们的道理并没有被天地抛弃。
去完善
释义
1. "发白面黧黝": "黧黝"是皮肤颜色深黑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作者的面容,表达了作者为事业辛劳奔波的形象。 2. "平生舞鱼龙": 描述了作者平日的生活状态,意指在风浪中奋力前行,努力拼搏。 3. "落月照屋除": "落月"是指下落的月亮,"屋除"则是指房屋与房屋之间的地方。这句话描绘的是月光洒在房屋间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4. "彷佛见此翁": 此句是对前面看到的场景的感慨,表达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5. "白日几黄壤": "白日"是指时间的流逝,"黄壤"则是指黄土,这里代指死亡。这句话的意思是:时间过去,多少人已经离世。 6. "世方定雌雄": 这是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观察,暗示战争结束,社会逐渐稳定下来。 7. "斯文在九牧": "斯文"指的是文化、文明,"九牧"在这里代指全国各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 8. "吾道非天穷": "吾道"是指我(作者)所秉持的真理或道理,"天穷"是尽头的意思。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坚信自己所坚持的道理不会走到尽头,充满了坚定的信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宝昙所作,描述了诗人在广州峡山与潘经略的相遇。诗人以白发、面黧黝的形象描绘自己,表示自己一生都在努力追求真理,追求理想。夜晚,月亮照耀在房屋之上,仿佛看到了那位曾经与自己志同道合的老者。诗人感慨世事无常,如今社会正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但在九牧之地,仍然有文人墨客坚守着道德底线,传承着文化精髓。诗人坚信,只要有人坚持正道,人类的文明就不会走向终结。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文化的执着坚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潘经略广州峡山五首 其四》是宋代诗人释宝昙在1165年左右创作的诗歌。这个时期正值南宋时期,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受到了北方金朝的严重威胁。南方地区相对安定,但也存在一定的社会矛盾。 在这个时期,释宝昙作为一个僧侣,深入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他通过游历各地,结识了众多文人墨客,与他们互相唱和,共同抒发对社会的关切之情。广州峡山是他游历的一处风光秀丽之地,他与潘经略在此共游,创作了一系列诗篇。 在这首诗中,释宝昙描绘了广州峡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己故乡的思念之情。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但释宝昙以诗人的敏锐洞察力和僧侣的慈悲情怀,关注社会现实,传达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