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五首 其四
要会入门句,未语先分付。
直下苦精神,不必通回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开始这门学科之前,首先我们要了解其基本原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集中精力去深入理解它,而不是简单的来回反复探讨。
去完善
释义
"偈颂十五首 其四"是北宋僧人释慧方的作品。这里是对其中的一些字词进行注释:
1. "要会入门句":“要会”指理解;“入门句”即进入佛门之句。这句意思是,要想真正理解佛法的奥妙。
2. "未语先分付":“未语”指还未说出的话;“分付”则是托付、交付的意思。这句话意思是,在说法之前就已经把要说的内容安排好了。
3. "直下苦精神":“直下”表示立刻,立即;“苦精神”是佛教术语,指努力修行。这句意思是,修行者需要立刻艰苦修炼。
4. "不必通回互":“通”在这里是明白的意思;“回互”是佛教术语,表示种种现象或道理之间的关系。这句意思是不必去详细了解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偈诗是禅宗僧人释慧方的作品。其中“要会入门句”表达的是领悟禅意的必经之路,暗示理解禅的意境需要一定的悟性。“未语先分付”则强调了禅意并非言语所能表达,须在无言中领会。而“直下苦精神”强调的是修禅的人应该付出持久的努力,直面修行的痛苦和挑战。最后“不必通回互”意味着在修行过程中,不必过于执着于探索和理解深奥的禅宗理论。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宗修行之路的独特看法,鼓励人们通过直接的实践和感悟来领会禅意,而非依赖知识和理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十五首 其四》是宋代诗人释慧方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年-1279年。此时正值国家动荡、民族矛盾激化之际,诗人在这个特殊时期以宗教家的角度关注社会现实,流露出深沉的忧患意识。
释慧方,俗姓孙,名僧宝,法号释慧方,宋代临济宗僧人,世称“慧方禅师”。他自幼出家,历游四方,学识渊博,尤精禅法。释慧方的这首诗代表了他在禅宗修行中的深切领悟和对世间事物的洞察。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人入侵,中原地区战乱频繁,民生凋敝。诗人作为一个宗教家,深感众生疾苦,因此,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常常体现出对世事的关注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例如在这首诗中,他以“老来空瘦却如前”的形象自嘲,揭示了世事无常、生命短暂的哲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