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蒋运使三颂 其一
未下山来已见,个中法法全真。
大地都是自己,觌面更无别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还没下过山时就能看到,其中各种方法都无比真实。整个大地都是我自己,面对面时更加没有其他人。
去完善
释义
1. 和:是古代诗人作诗的一种形式,又叫“唱和”或“步韵”,指诗人和他人诗词后的酬答之作。
2. 蒋运使:是指一位名叫蒋的人,他在当时的官职是转运使,负责调度全国的水运与陆运。
3. 三颂:是蒋运使所作的诗歌题目。
4. 慧方:是这首诗的作者名字。
5. 山:指佛教的山门,也寓意修行佛法。
6. 个中:此中的意思。
7. 法法全真:在佛教理论中,每种方法都有其真实的含义。
8. 大地:这里的大地可以理解为众生世界或者世间万物。
9. 觌面:指面对面。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禅宗修行境界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山水、自然景象,以及修行者的内心体验,传达了禅宗“见性成佛”的思想。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未下山来已见”来表达修行者在山中的修炼生活,暗示了修行者在禅定中已经见到了自己的本性,也就是佛性。而“个中法法全真”则强调了禅宗修行方法的真实性,即通过顿悟、直入佛性的方法来实现解脱。此外,“大地都是自己,觌面更无别人”则表达了修行者在顿悟之后所达到的境界,即认识到万事万物皆源于自我心性,一切众生皆是自性显现,没有外物与他人的存在。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禅宗修行的描述,展现了修行者从认识自我到实现解脱的过程,以及禅宗“见性成佛”的哲学思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和蒋运使三颂 其一》,是由南宋著名诗僧释慧方所创作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6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此时南宋政权已经稳固,但北方领土仍被金国占领,两国关系相对和平。
释慧方是一位参禅悟道的僧人,他的生活经历丰富多样。年轻时在寺庙出家为僧,后来游历四方,参访名山大川,结交文人墨客。在这期间,他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和人生感悟,这为他之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
在这个时期,南宋社会经济逐渐恢复,文化氛围浓厚,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喜欢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释慧方作为一位学识渊博的僧人,自然也对诗歌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禅宗哲理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