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颂十五首 其二

标题包含
偈颂十五首 其二
律管吹灰是此辰,应当识取看牛人。 心田耕徧无余地,须信灵苗不犯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到了这个时刻,我们可以通过律管来观察天气变化,从而知晓牛背上的毛是否直立来判断风力。用心去播种,努力耕耘每一寸土地,相信万物生长,终会茁壮成长。
去完善
释义
1. "律管吹灰":指节气。我国古代以竹管候气,根据时令变化观察竹灰的移动。这里用"律管吹灰"来形容春天来临的时刻。 2. "看牛人":指农民,这里比喻有智慧、能认识事物本质的人。 3. "心田":佛教用语,喻指人心或精神世界。 4. "灵苗":指众生心灵中的善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偈颂表达了作者对于禅修的领悟和坚定信仰。“律管吹灰”是一个佛教术语,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就像律管中的灰尘被风吹散一样,暗示着修行者应该抓住这个时刻去认识和体察自己的内心世界。接下来,“看牛人”一词在诗中可以理解为那些专注地观察自己内心的人,他们在心灵的世界里播撒下了种子,使得心灵得以净化和提升。诗中的“心田耕遍无余地”意味着修行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对内心的持续探索和耕耘,人们可以发现心灵的宝藏,从而获得解脱和智慧。最后,“须信灵苗不犯春”则强调了这种修行的成果,即使是在人生的困境和挑战中,修行的成果也会像春天的嫩苗一样,生机勃勃地成长起来,不会被外在的压力所影响。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比喻,传达了禅修的重要性和修行的成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十五首·其二》是宋朝著名诗僧释慧方所创作的一首禅诗。这首诗的背景创作于公元1118年至1155年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宋徽宗、宋高宗两朝的过渡时期。 在这个时代,禅宗文化兴起,诗歌与宗教紧密相连。作为宋代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禅宗丛林十分繁荣。诗人在这个背景下深研佛法,受到禅宗文化的熏陶,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哲理和禅意。 在创作这首《偈颂十五首·其二》时,释慧方正值青年时期,虽然身世未详,但他在禅宗文学领域的成就已得到广泛的认可。他以独特的诗歌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佛学的领悟和理解,以传达佛法的精微深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