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佛居何国土
千佛灵踪莫别求,长沙机转有来由。
要知觌体难藏处,黄鹤楼前鹦鹉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千古传世风华休要在别处寻找,恰如长沙的转机都事出有因。若要明白这万般景象无法隐藏的处所,就在那黄鹤楼前的鹦鹉洲头。
去完善
释义
1. 诸佛:指所有的佛。
2. 居何国土:住在哪里。
3. 千佛:很多佛。
4. 灵踪:佛的踪迹。
5. 莫别求:不要去另外寻找。
6. 长沙:湖南长沙市。
7. 机转:机遇,缘分。
8. 有来由:有所由来。
9. 要知:要知道。
10. 觌体:本相,真身。
11. 难藏处:难以隐藏的地方。
12.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3. 鹦鹉洲: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附近,传说古时有鹦鹉聚集于此而得名。
去完善
赏析
《诸佛居何国土》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僧释慧方所作,诗中通过千佛、灵踪、长沙、黄鹤楼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智慧和佛法玄机的深刻理解。
首句“千佛灵踪莫别求”,意味着佛陀的智慧和启示无处不在,人们不必刻意去寻找。这体现了禅宗的顿悟思想,即真理和觉悟就在日常生活中,无须外求。
次句“长沙机转有来由”,长沙指马祖道一禅师,他曾居住在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这句话意味着禅宗的妙理玄机皆有其深远的源头,揭示了禅宗智慧的传承性和连贯性。
第三句“要知觌体难藏处”,觌体是指事物的真实面貌。这句诗意味着要领悟到事物的本质,需要深入观察和体会,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这也是禅宗强调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
尾句“黄鹤楼前鹦鹉洲”,黄鹤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之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鹦鹉洲则是长江上的一个小岛。这句诗寓意着真理和智慧并不遥不可及,而是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只要用心去体悟,就能感受到佛法的妙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唐代,有诗云“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正是对于当时盛世的写照。而在这个时期,我们亦不能忽视那些寺院的静默,正如这首《诸佛居何国土》所描绘的那样。
这首诗是出自释慧方的《石壁慧公珠禅师塔铭》。这位法师深修佛学,其作品主题大抵以佛教义理、弘扬佛法为核心。
创作这首诗的时间大约在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正值唐朝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释慧方在这个时期修习佛学,并对禅宗精神产生了深厚感悟。虽然身为出家人,他并没有完全避开世俗的纷扰。然而,他的诗歌表现出了超越世俗的观念,传达了深沉的宗教思考。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也是禅宗广泛传播的时代。禅宗强调顿悟、见性成佛等观念,使得信徒们更加重视心灵的觉悟和解脱。这种思想氛围无疑对释慧方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
释慧方的这首《诸佛居何国土》表达了人们对于超越世俗、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这也是一首关于出世间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性反思。在这首诗背后,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信仰追求,以及诗人在宏大历史背景下对个人命运的观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