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保福签瓜

标题包含
保福签瓜
古今时节正相欢,指外明机没异端。 未入口时先识味,已签瓜处被渠瞒。 大原接处当头崄,保福拈来却放难。 若也未能超影响,尽从死活句中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保福签瓜》是宋代诗人释慧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该诗的字词注释: 1. 保福:唐代僧人参学云门宗的禅师,与德山禅师齐名。 2. 签瓜:在禅宗中有“打瓜”的传统,禅师用木棒击打西瓜以警醒弟子,寓意领悟佛法的道理。 3. 大原:指的是佛教教义的源头。 4. 接处:接触、理解佛法的意思。 5. 当头嶮:形容佛教教义高深莫测。 6. 尽从死活句中看:描述参禅修行中对于生死的观念。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保福签瓜》诗中,释慧方以“签瓜”这一日常事物为引子,巧妙地表达了他的哲理思考和对佛教禅宗的理解。这首诗深入浅出地揭示了禅宗修行中的一些重要观念,如“心悟”、“直指人心”等。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古今时节正相欢,指外明机没异端”的情景,强调了禅宗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内心的和谐与解脱。在这个境界中,人们摆脱了世俗的烦恼和纷扰,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提升。而达到这个境界的关键在于领悟“指外明机”,即超越文字和语言,直接洞察真理的智慧。 接着,诗人用“未入口时先识味,已签瓜处被渠瞒”来表达禅宗强调的“顿悟”思想。在禅宗看来,修行者不必经历漫长的过程去慢慢体悟佛法,而是可能在一瞬间实现精神的飞跃。正如吃签瓜前就能知道其味道,真正领悟佛法的人能立即察觉到其中的奥妙。然而,这个过程并非易事,很多时候人们容易被表象所迷惑,难以达到真正的领悟。 随后,诗人通过描述“大原接处当头崄,保福拈来却放难”的场景,传达了禅宗修行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在面对生命中最根本的问题时,需要勇气和智慧去面对和解决,而非逃避或敷衍了事。而在把握禅宗精神的过程中,也需要学会放下执着,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最后,诗人总结道:“若也未能超影响,尽从死活句中看。”这句话意味着,如果修行者无法摆脱世俗的影响,那么他们就应该通过禅宗的教诲和语句去感悟生命的真谛,从而获得心灵的解脱和升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保福签瓜》是宋代诗人释慧方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保福院中过着清苦修行生活的场景。首先可以知道的是,这首诗是在宋朝时期创作的,而当时的历史背景则是佛教文化的繁荣发展。释慧方作为一位僧人,自然会对这种文化和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接下来讲述一下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时的生活背景和时代背景: 释慧方在其人生中,曾多次在保福院和龙兴寺等地修行。他的生活简单而又艰苦,但他却认为这样的生活更能净化心灵,使人摒弃世俗杂念。从诗中的“事简”“无营求”可以看出他崇尚清静无为的隐士生活。另外,从他的诗句中也可以看出他对自然、对土地的敬畏和热爱。尽管他在僧院之中生活清苦,但他的心境却如“清泉石上流”般清净。 当时的社会环境正处于宋徽宗统治时期(1100-1125年),宋朝的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高度的发展。由于政治相对稳定,人民生活较为富足,宗教文化也得到了广泛传播。在这种背景下,释慧方的诗歌得以流传,并受到后人的赞赏。而他的这首《保福签瓜》更是以其简朴、真实的语言风格,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阶层所向往的田园生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