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三首 其二
临老方称住持,全无些子玄机。
开口十字九乖,问东便乃答西。
如斯出世,讨甚玄微。
有时拈三放两,有时就令而施。
虽然如是,同道方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偈三首 其二】释慧方:这是一首古体诗,作者是释慧方,一位禅宗僧人。
1.临老方称住持:临老,临近老年;住持,指寺院主持。意为年纪大时才担任寺院主持。
2.全无些子玄机:些子,一点点;玄机,深奥的佛理。意思是完全没有深奥的佛理可言。
3.开口十字九乖:乖,违背。意思是开口说话常常与自己的想法相悖。
4.问东便乃答西:询问东方的问题却回答西方的事情,即答非所问。
5.如斯出世,讨甚玄微:如斯,像这样;出世,超脱世俗;玄微,深奥的佛理。意思是说像这样超脱世俗的人,没有必要去探究那些深奥的佛理。
6.有时拈三放两:拈三放两,禅宗公案中一种说法,意为将三个当作两个来看待,表达不拘泥于形式的思想。
7.有时就令而施:就令,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施,施展。意指有时候顺其自然地施展自己的智慧。
8.虽然如是,同道方知:虽然如此,只有同修佛道的人才能理解。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偈诗,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深厚的哲理和人生智慧。诗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位老者作为住持的经历与心态。在诗中,他提倡一种自然、随性的人生态度,面对世事纷繁,保持平和的心态,既不过于执着于玄奥的道理,也不过分追求世俗的成功。这种超脱物外的生活态度,使得诗人能够在“开口十字九乖”的情况下依然自若,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出一种真正的智慧和通达。这首诗教导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在纷扰所影响,展现出一种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三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释慧方的一首禅宗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90年至1240年间,也就是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禅宗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许多文人和士大夫都热衷于参禅问道。释慧方作为一位著名的禅宗高僧,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宗教内涵。在这首诗中,他以“春有百花秋有月”为比喻,表达了世间万物皆有佛性的道理。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政权偏安江南,政治腐败,社会动荡。这使得许多文人墨客开始对现实生活产生怀疑,转向寻求精神的寄托。禅宗的哲理思想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因此这个时期的禅宗文化得到了极大的繁荣。
释慧方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也颇具戏剧性。他原本是一个书生,后来出家为僧,成为一名禅宗大师。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他的作品也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佛性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