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董承事三颂见别 其二

标题包含
和董承事三颂见别 其二
顺水张帆息浪花,截流一句不周遮。 已登彼岸无余事,入海谁能更筭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乘着顺风鼓满风帆轻抚浪花,巧用一句破题没有半点瑕疵。 已经顺利到达彼岸再无其他忧虑,谁还能在海洋中再去细算沙滩。
去完善
释义
顺水:顺着水流的方向。 张帆:升起船帆,使船前进。 浪花:波浪激起的泡沫。 截流:阻断河流。 周遮:周围、四周。 彼岸:另一边、对岸。 无余事:无事可做。 入海:进入大海。 谁:谁人、谁个。 能:能够、可以。 更:进一步、更加。 筭沙:计算沙子。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和董承事三颂见别 其二》中,释慧方以航海为喻,表达了自己在学问道路上所获得的领悟。首句“顺水张帆息浪花”描绘出航船顺着水流扬帆前行的场景,意味着作者在求学之路上顺流而行,轻松前行。次句“截流一句不周遮”则强调学问的真谛如同截断水流的箴言,简洁明了而无所不包。接下来,“已登彼岸无余事”表达了作者已经抵达学问之岸,领悟到了至高境界的心境。最后一句“入海谁能更算沙”则以海洋作为比喻,表现出学问道路的深奥和广阔,即使有人已经到达彼岸,仍有无数知识和智慧等待去探索。整首诗语言形象生动,情感深沉且富含哲理,体现出释慧方对学问的独特见解与深刻的洞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董承事三颂见别 其二》是宋代诗人释慧方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54年前后,即宋朝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诗歌创作非常活跃。 诗人在这个时期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游历全国各地,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拓展了视野。他也曾出家为僧,潜心修禅,领悟了佛法的真谛。这些人生经历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哲理和智慧。 在时代背景方面,宋朝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科举制度已经比较完善,文人学士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因此,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非常频繁,诗歌唱和成为他们交流思想、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此外,佛教在当时也非常盛行,许多文人都曾参禅问道,这也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