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五首 其九
令人翻忆老云门,问答全超未足论。
棒下责情还会否,夜深明月照前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让人怀念古老的云门,问问题都能得到全面且高级的解答。
用棍子来讲述情感,还能判断对错,深夜的明亮月光照耀着前面的村子。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偈颂:即佛教中的禅诗或四句诗,用于表现佛家的哲理或传授禅宗的心法。
2. 云门:这里指的是云门文偃禅师,是五代时的一位禅宗高僧,开创了云门宗一派。“老云门”是对他的尊称。
3. 问答全超:指在禅宗教理的问答中,能够超越一切世俗之见。
4. 棒下责情:这是禅宗的一种教学方法,即用棒子打弟子,以此来鞭策他们领悟佛法的真谛。
5. 会否:是否明白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禅宗思想表达出哲理与个人悟性的结合。首句“令人翻忆老云门”,通过提到云门文偃这一禅宗高僧,引发人们对禅宗哲理的追溯和思考。次句“问答全超未足论”则表达了禅宗辩论的独特方式,即超越文字语言,达到内心深处的领悟。接下来的两句“棒下责情还会否,夜深明月照前村”中,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一个人在面对禅师的棒喝时,是否能够醒悟,以及夜深人静之时,明月照亮的前村景象,寓意着心灵的顿悟往往在宁静的时刻发生。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呈现出禅宗哲学的精髓,引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十五首 其九》是宋代高僧释慧方所作的禅诗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00年至1100年之间,也就是宋真宗和宋仁宗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相对安定,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禅宗佛教在社会上广受欢迎。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释慧方作为一位禅师,以他独特的智慧和感悟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诗篇。他的诗歌作品通常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宗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创作这首《偈颂十五首 其九》时,释慧方可能已经是一位颇有成就的高僧,他对佛法的领悟和对人生的思考都体现在这首诗歌之中。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