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颂古三十一首 其二十七

标题包含
颂古三十一首 其二十七
灵云一见更无疑,未彻明明说向谁。榼𣜂堆头添粪埽,顺风吹了逆风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灵云所悟无疑问,尚未阐明与谁说。堆积的垃圾如粪土,顺其自然是顺风还是逆风呢?
去完善
释义
1. "灵云":源自佛教禅宗公案中的“灵云见桃花悟道”,指的是灵云和尚观桃花而顿悟的典故。 2. "彻":明了、领悟之意。 3. "榼𣜂":即酒榼,古代盛酒的器具。 4. "堆头":此处指代酒糟、垃圾等废弃物。 5. "粪埽":本指扫除污秽之物,这里指代无关紧要的事物或道理。 6. "顺风吹了逆风吹":字面意思是顺风和逆风两种风向都能吹走粪埽,寓意面对道理时无论肯定与否都应该抛弃执着,达到无分别的境地。
去完善
赏析
《颂古三十一首 其二十七》是宋代诗人释梵琮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灵云禅师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于禅宗修行的理解和领悟。 “灵云一见更无疑”,这里所说的“灵云”指的是五代时期的一位著名禅僧——灵云禅师。据《五灯会元》记载,灵云禅师在观竹时突然领悟到了禅的真谛,因此有了这句诗。诗人以此为例,说明修行者在看到真谛时,内心将不再有任何疑虑和困惑。 “未彻明明说向谁”,这一句意味着对于那些尚未完全领悟到禅意的人,即使向他们解释了真理,他们也未必能够理解。这是因为禅宗强调顿悟,而不仅仅是通过言语传授。 “榼𣜂堆头添粪埽,顺风吹了逆风吹”,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粪埽(佛教用来清扫地方的工具)的堆放处,顺风吹走了污秽,但逆风吹来又将它们吹回。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的深刻理解:修行者需要不断扫除内心的污垢,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保持心境的清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古三十一首 其二十七》是宋代诗僧释梵琮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世纪至12世纪之间的宋代,这是一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诗歌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释梵琮作为一位禅宗高僧,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在创作这首诗歌时,他可能正身处禅林之中,体验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禅宗思想的精神内涵。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宋代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禅宗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诗人身处这样的时代氛围中,受到了禅宗哲学的熏陶,从而创作出这样富有哲理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