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赐南园示亲党
八年帷幄竟何为,更赐南园宠退师。
堪笑当时王学士,功名未有便吟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八年的运筹帷幄到底为了什么,再次在南园被赐予殊荣而退出战场。可笑当时的学士们,还没来得及取得功名就忙着写诗了。
去完善
释义
1. 八年:这里指蔡京任宰相的八年。
2. 帷幄:借指宰相职务。
3. 竟何为:竟然在做什么事。
4. 更赐南园:皇帝再赐南园给蔡京。
5. 宠退师:受到皇帝的宠爱而退休的教师。
6. 王学士:王圭,曾任翰林学士承旨,与蔡京同时期的人物。
7. 功名未有:没有取得功名。
去完善
赏析
《诏赐南园示亲党》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蔡京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八年来辛勤努力而未能取得显著成果的感慨,以及对南园恩赐的感激之情。同时,诗人以当时著名的文人学士王学士为例,讽刺那些急功近利、轻浮自负的人。
首联“八年帷幄竟何为,更赐南园宠退师”,描述了作者在朝廷中奋斗了八年,却仍未能取得显著的成就。"帷幄"一词在这里指的是朝廷中的谋划决策之地,表达了作者对政治事务的关注和参与。然而,作者在此感叹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皇帝赐予他南园作为恩宠和慰籍。
颔联“堪笑当时王学士,功名未有便吟诗”,是对王学士的讽刺。王学士是一个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文人,他的功名尚未成就时就开始自鸣得意地吟诗作赋。这种轻浮的态度令诗人感到可笑。通过对比,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和对名誉的淡泊。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揭示了作者自己的政治抱负与现实挫败之间的冲突,以及面对挫折时的坦然和淡定。同时也巧妙地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名利淡薄的境界和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诏赐南园示亲党》,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蔡京的作品。据学者研究,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蔡京正值中年,已步入仕途,历任地方官吏。他在诗中将当时的社会矛盾寓于景致之中,表达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治理的忧虑。同时,他还表现出积极参政的豪情和以民为本的仁爱思想。
在北宋嘉祐年间,朝堂政治斗争激烈,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交替,蔡京凭借其文才武略,逐渐崭露头角。这个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民生疾苦严重,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在此背景下,蔡京写下此诗,表达了忧国忧民的心情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