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望西兴
跨浦桥边万里风,客帆去尽暮江空。
西兴只在斜阳里,白壁青林淡染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跨海大桥上浩渺的风,孤独的帆船消失在夜幕下的江面。
夕阳映照下西兴之地隐约可见,白色石壁与葱郁树林在落霞中沾染着一抹红晕。
去完善
释义
1. 浦桥:水上的桥梁,这里指跨浦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上游的一座古桥。
2. 西兴:古代渡口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湘湖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江边,眺望远方的情景。“跨浦桥边万里风”一句中的“跨浦桥”是指横越水面的桥梁,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钱塘江大桥。“万里风”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风中感受到的遥远距离。“客帆去尽暮江空”描述了夕阳下船只逐渐远去,江面上渐渐恢复宁静的画面。
接下来的“西兴只在斜阳里”表明诗人所望的方向是西兴古镇,位于杭州萧山。而“斜阳”则传达了傍晚时分阳光柔和的意境。“白壁青林淡染红”中的“白壁青林”是指西兴古镇的建筑和植被,在夕阳的余晖中,它们呈现出一种淡红的色彩。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景色的敏锐感知力,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融合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上望西兴》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滕岑所作,创作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这个时期正值南宋初年,战乱频繁,国家动荡不安。
滕岑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早年曾任临安府学教授,后因战乱而流寓江南。在这段流亡的日子里,滕岑亲眼目睹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充满了忧虑。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更加坚定地投身于诗歌创作,希望通过诗歌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在滕岑生活的时代,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下侵扰,南宋朝廷则在内斗中消耗国力。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有识之士都呼吁朝廷整顿政治、加强国防,但现实却令人痛心。滕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首《江上望西兴》,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众疾苦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