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承谏议

标题包含
和承谏议
瘴雾日消岚气静,飓风朝息海波闲。 安期尝饵菖薄在,马援应无薏苡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随着云雾逐渐消散,山间的气息显得宁静;晨风停息后,海面的波光更显悠闲。 安期生曾在海边品尝菖蒲草制成的美食,而马援在远征时似乎无暇顾及薏苡之实。
去完善
释义
《和承谏议》是宋代诗人吴中复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是这首诗的注解: 1. 瘴雾:指的是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山林间湿热蒸郁之气,可致人或物病疫的气体。 2. 日消:指渐渐消散。 3. 岚气:山间的雾气。 4. 飓风:强烈的海洋风暴,也可形容大风。 5. 海波:海浪。 6. 安期:指安期生,一名安期,字延年,琅琊阜乡人,兼修道术,后为大隐于市的道教隐士。 7. 尝饵:指吃食物。 8. 菖薄:草本植物,别名艾蒿,具有浓郁的香气。 9.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将领。 10. 薏苡:又名药玉米,一年生草本植物,子粒供食用及药用,具有利尿、消肿等功效。 11. 应无:表示应该没有。 12. 还:返回。
去完善
赏析
《和承谏议》是宋代诗人吴中复的一首和诗,用于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敬仰之情。诗中的“和承谏议”指的是诗人以接受友人劝谏的方式与对方进行唱和。整首诗的意境优美,寓意深远,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如神仙般的思念。 首联“瘴雾日消岚气静,飓风朝息海波闲”描绘了海边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云雾消散、风波平息的景象与现实中的社会政治背景联系在一起,暗示了朝廷内部的纷争逐渐平息,国家正逐渐走向稳定。 颔联“安期尝饵菖薄在,马援应无薏苡还”则借用了两个典故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安期”指安期生,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人物,此处意指友人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马援”则是指东汉将领马援,他曾因薏苡被诬陷而遭冤狱,这里用马援的典故来表现诗人担心友人在现实中受到误解和冤枉。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运用,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以及对社会政治现状的密切关注。全诗意境高远,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