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梅斋严韵

标题包含
次梅斋严韵
振条裂石寒飕飕,霰集黄昏天为愁。 若兰政恐远庭户,健步斸本移岩幽。 断魂能返神可雪,照夜薰天欲奔月。 妖韶敷艳满东风,肤清骨秀无相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苏籀"的详细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或者相关信息不足。如果你能提供更多信息,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
去完善

译文
振动枝条撕裂石头寒气逼人,漫天飘落的霰冰给黄昏的天空带来了忧愁。如同兰花般的人们害怕远离家门,他们健壮的步伐在山岩幽深处挖掘生命的本源。切断的思绪能够回归精神可以雪耻,照亮夜空的香气仿佛要奔向月亮。妖娆艳丽的花朵铺满春风,她们皮肤白皙身姿秀美无人能及。
去完善
释义
1. 次:按照原诗的韵律和题材作的诗。 2. 梅斋:有梅花的书斋。 3. 严韵:指严谨、严肃的诗韵。 4. 振条裂石:枝条被风吹得摇动,发出声响。 5. 寒飕飕:形容寒冷的气氛。 6. 霰集:雪粒飘落的样子。 7. 天为愁:形容天气阴沉,如同人感到忧愁一样。 8. 若兰:指梅花的香气淡雅。 9. 政恐:恐怕,表示猜测的语气。 10. 庭户:房屋的大门,这里指梅花开放的地点。 11. 健步:行动敏捷的人。 12. 本:根本,指梅花的植株。 13. 幽:指幽深的环境。 14. 断魂:形容极其悲伤的心情。 15. 神可雪:精神可以得到净化。 16. 照夜:照亮黑夜。 17. 薰天:香气弥漫四周。 18. 妖韶:形容梅花的艳丽。 19. 敷艳:铺陈艳丽。 20. 东风:春风。 21. 肤清骨秀:形容梅花的美丽姿态。 22. 无相绝:意思是美不胜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苏籀的一首咏物诗,以梅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韵律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首联“振条裂石寒飕飕,霰集黄昏天为愁”,描绘了梅花在寒冷的环境中绽放的情景。诗人通过“振条裂石”、“霰集黄昏”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梅花的坚韧品质和寒冬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寒冷的冬日黄昏。 颔联“若兰政恐远庭户,健步斸本移岩幽”,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诗人将梅花比作兰花,表现出其高雅的品质;同时,又担心梅花远离庭户,于是用“健步斸本移岩幽”来形容自己对梅花的珍爱。这一联充分展示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理解和深切情感。 颈联“断魂能返神可雪,照夜薰天欲奔月”,是对梅花精神的赞美。诗人用“断魂能返”、“神可雪”等词语,强调了梅花在艰苦环境中顽强的生命力;而“照夜薰天欲奔月”则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光辉与香气,使人在夜晚也能感受到它的美丽与芬芳。 尾联“妖韶敷艳满东风,肤清骨秀无相绝”,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对春天的期待。诗人用“妖韶敷艳”来形容梅花的艳丽色彩,同时,又用“肤清骨秀”来表现梅花的清秀气质。最后一句“无相绝”,更是突出了梅花的独特魅力,使整首诗达到了高潮。 总的来说,这首《次梅斋严韵》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出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梅斋严韵》是南宋诗人苏籀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1189年),此时苏籀正值壮年,任官于江南地区。 在淳熙年间,南宋朝廷内外交困,内忧外患频发。在外部,北方的金国势力强大,对南宋形成严重威胁;在内部,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等问题严重困扰国家治理。在这种背景下,苏籀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他在任职期间,大力推行新政,整顿吏治,减轻赋税,使江南地区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这首诗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苏籀在梅斋的所见所闻。梅斋是他的书斋,也是他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在这里,他看到了梅花盛开的美景,也感受到了严寒的天气。这些景象触发了他的诗情,使他产生了创作这首诗歌的冲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