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步楼
主翁面貌不堪夸,却是书中意味华。
因地成楼平似陟,开林见树直仍斜。
竟日清幽来佛寺,有时问答觉人家。
厌随权势贪情话,算杀肥鸡愧满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主人相貌平凡无奇,却充满书卷气自非凡。
平地建起高楼如同攀登山峰,开林见树既有笔直亦有倾斜。
整日享受清幽来到寺庙,偶尔交谈发现也是寻常百姓家。
厌倦跟随权贵谈论俗事,宰杀肥鸡却无法心安满载而归。
去完善
释义
《平步楼》注释:
1. 主翁:主人翁,指陈藻本人。
2. 不堪夸:不值得一提。这里形容自己的相貌平平。
3. 书中意味华:指在书中学到的知识和道理。
4. 因地成楼平似陟:比喻楼高平地而起,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楼房的地势。“陟”表示登高。
5. 开林见树直仍斜:描述树林的景色,有的树木直立生长,有的倾斜而生。
6. 竟日:整天。
7. 清幽来佛寺:描述佛寺环境的宁静和优雅。
8. 有时问答觉人家:指与邻里之间的日常交流。
9. 厌随权势贪情话:表示自己厌倦追随权贵,追求清高的品质。
10. 算杀肥鸡愧满车:表示自己虽然生活简朴,但也感到内心的富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平步楼”,描述了诗人眼中的楼宇和周围环境。首联描写主人相貌平凡,但书中的智慧却熠熠生辉;颔联描绘了平地起楼的景象,开林见树是诗人观察细致的表现;颈联写日常生活的静谧与和谐,诗人来往于寺庙与人家之间;尾联则以权势与家常琐事相对比,以肥鸡和满载的货车作为具象化形象,表现出诗人对世俗利益的淡泊态度。整体来看,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对社会现象的讽喻,彰显出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人生观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平步楼》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陈藻之手,创作于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初。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宋金对峙时期,宋朝的北方领土被金国侵占,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陈藻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在这个特殊时期,陈藻生活在南方地区,远离战火纷扰,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热爱。
在《平步楼》这首诗中,陈藻通过对登楼的描写,表达了希望平步青云、实现抱负的心情。他通过对楼台亭阁、江水湖光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同时也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总的来说,陈藻的这首《平步楼》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的理想和信念,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家乡和祖国的深厚感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