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豫章集成柏梁体
元祐升平超治古,诞布人文化寰宇。
道山翰苑郡仙处,一代文章继周鲁。
斯道盟寒谁是主,眉山二老文章虎。
眉山鉴裁高难与,网罗九万抟风羽。
晁张超然鸿鹄举,秦郎继作翘翘楚。
余子纷纷谩旁午,韩门籍湜何须数。
豫章诗律加严苦,洗空万古尘凡语。
后来鲜俪前无伍,真是江西第一祖。
锦绣陆离缠肺腑,宝唾珠玑终日吐。
兔颖烟煤骤如雨,混然天成绝斤斧。
骚经抑怨知何补,白雪阳春空媚妩。
囊括鲍谢包徐庾,下视谪仙平揖甫。
近时作者宗燕许,入社投名仰成矩。
残膏賸馥争探取,派别枝分已难御。
专党同门伐异户,陈言糟粕弃如土。
宗门不绝仅如缕,究竟畴能踵前武。
遗编璀璨琼瑶谱,八珍间列罗樽俎。
诵之琅琅中宫吕,心清何止头风愈。
古人纯全嗟莫覩,徒味篇章想簪组。
铺张盛美夸才谞,自笑雷门持布鼓。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元祐年间,社会繁荣,古代的文化得以广泛传播。
在文学的殿堂里,诸位才子传承了周鲁的风采。
那个时代的主宰是谁呢?原来是眉山的两位才子。
他们有着高洁的品质和卓越的鉴赏能力,如同展翅飞翔的大鹏。
晁张二人超凡脱俗,如同鸿鹄展翅,而秦郎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其他人虽然众多,但与韩愈、杜牧等人相比就显得相形见绌。
黄庭坚对诗歌的韵律要求严格,他的诗篇可以洗净万古尘埃。
作为后继者,他无人能敌,是江西诗派的鼻祖。
他的诗句犹如锦绣华服,充满了内在的光彩,仿佛是珍珠和美玉般每天从嘴里吐出。
他的笔触如兔子奔跑,烟煤挥洒,天然而无斧凿痕迹。
他对《离骚》的诠释弥补了古人的遗憾,他的诗篇宛如阳春白雪,令人陶醉。
他融合了鲍照、谢脁、徐陵、庾信等各家之长,傲视群雄,李白、杜甫在他面前也显得平凡无奇。
最近,大家都尊崇燕许之文,加入文学社团,遵从规则。
大家争相学习他的精华,导致派别众多,难以驾驭。
一些人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抛弃陈旧的语言。
然而,这种文学流派正逐渐衰落,到底谁能继承他们的衣钵呢?
留下的诗文璀璨夺目,就像珍贵的食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朗读这些作品,如同听到朗朗上口的钟声,让人心旷神怡,头痛也消失了。
对于古人的纯粹和完美,我们只能感叹无法企及。
只有通过阅读他们的篇章,我们才能想象他们的风采。
现在我只是在铺陈美好,展示才华,自己都觉得像是雷门敲鼓一样可笑。
去完善
释义
1. 元祐:北宋年号,公元1086年-1094年。
2. 道山:指翰林院。
3. 翰苑:指文人士大夫聚集的地方。
4. 郡仙:指地方上的贤才。
5. 周鲁:指周朝和鲁国,这里代指中国古代的文章。
6. 斯道:指文学之道。
7. 眉山二老:指苏洵和苏轼父子。
8. 鉴裁:评论和判断。
9. 网罗:搜集和整理。
10. 九万:形容很多。
11. 晁张:指晁补之和张耒,他们都是苏轼的学生。
12. 超然:超脱世俗。
13. 鸿鹄举:比喻大展宏图。
14. 秦郎:指秦观,他是苏轼的学生。
15. 翘翘楚:杰出的人才。
16. 韩门籍湜:指韩愈的门生孟郊和李贺。
17. 豫章:江西的古称。
18. 洗空:洗涤清除。
19. 籍湜:指唐代诗人孟郊和李贺。
20. 锦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陈棣所作的柏梁体长诗,描绘了北宋时期的文学盛况,并特别提及苏轼、苏辙兄弟的文章雄姿及豫章诗人的影响。诗人对当时文学创作的评价公正客观,认为有些作品虽有价值但仍存在局限,如以白描的手法去演绎离愁,多模仿杜甫和白居易的诗篇等。同时,诗中也提出了诗人自身的观点,即尽管当时文人墨客对古圣贤之道、文学技巧颇有研究,但真正的古韵盎然之作已是难得一见。最后诗人表达了自身对古文化的向往,希望人们可以摆脱陈词滥调,创作出更多精妙的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豫章集成柏梁体》是南宋诗人陈棣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晚期。此时中国正处于金朝和南宋的对立时期,战乱频仍,民不聊生。
在这个特殊时期,陈棣的人生经历颇为曲折。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后因触怒权贵而被贬谪。在流放期间,他潜心研究古籍,阅读了大量的古代文献,其中包括豫章集。豫章集是北宋著名文人欧阳修的作品集,其中收录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散文。陈棣在读豫章集的过程中,深受欧阳修才情的启发,于是写下了这首《读豫章集成柏梁体》。
在诗中,陈棣通过引用豫章集中的典故和历史人物,表达了对古人的敬仰和对故土的思念。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在战乱时期,这首诗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心声,反映了南宋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