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显孝南山寺

标题包含
题显孝南山寺
背日西来眼界明,隔溪遥见梵王城。 旌旗夹道蔽山影,笳鼓入林闻谷声。 青鸟向人疑有意,白云迎客不无情。 夕阳临水共归去,明日纷纷尘事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太阳即将落山,我的视线愈发清晰,远处的寺庙在河的对岸清晰可见。 沿途的旗帜和山林相映成趣,山谷中传来阵阵音乐之声。 头顶的小鸟仿佛对人世有所怀疑,而头顶的云朵则似在迎接过客显得并不冷酷无情。 我们一起看着夕阳映照水面,然后各自散去。明天尘世中的琐事又会纷至沓来。
去完善
释义
1. 显孝:指孝子显亲的意思,即孝子让父母名声显赫。 2. 南山寺:位于中国某地的著名佛教寺庙。 3. 背日西来:面向太阳从西边走来。 4. 眼界明:视野开阔明亮。 5. 隔溪:隔着一条溪水。 6. 梵王城:佛教寺庙所在地。 7. 旌旗夹道:道旁插满各种旗帜。 8. 蔽山影:遮蔽了山的影子。 9. 笳鼓入林:敲击乐器的声音传入树林中。 10. 青鸟向人:指对面飞来的一种鸟类。 11. 有意:似乎含有某种意愿或目的。 12. 白云迎客:头顶的云彩仿佛欢迎客人到来。 13. 无情:无动于衷,此处是反义用法,表示白云似乎对游客有所表示。 14. 临水:靠近水面。 15. 归去:回去。 16. 纷纷:纷乱,多而杂乱。 17. 尘事:世俗的事务,与宗教修行相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赵企游历显孝南山寺时所写的一首描绘景色的诗篇。诗人从“背日西来”的视角出发,展现了开阔的风景:远处的山巅、溪流对面的寺庙以及山林中的喧嚣和宁静。全诗动静结合,既有“旌旗夹道蔽山影,笳鼓入林闻谷声”的动态场景,又有“青鸟向人疑有意,白云迎客不无情”的静谧画面。同时,诗人还以“夕阳临水共归去,明日纷纷尘事生”收尾,表达了游历结束、即将回归世俗生活的思绪。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赵企的一首《题显孝南山寺》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往事的追怀。这首诗作于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当时赵企任侍御史。 在这段时间里,赵企经历了许多人生波折。他曾进士及第,担任过国子博士、奉议郎等官职。然而,他因直言敢谏而被贬谪至南康(今江西九江)。在南康期间,赵企游历了当地的名胜古迹,感叹岁月沧桑,写下了这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篇。 与此同时,北宋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许多寺庙被修建和扩建。南山寺就是在这个时候得以重建,成为了当地的佛教圣地。赵企在游览南山寺时,目睹了寺庙的宏伟壮观,心中涌起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