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从弟
眼病身亦病,浮生已半空。迢迢千里月,应与惠连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眼睛有病身体也有病,生活已经过去了大半辈子。看着那遥远的月亮,我想念着与你一同欣赏的美好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眼病:指视力模糊或眼睛疾病。
2. 身亦病:身体也患有疾病。
3. 浮生:人生无常的意思。
4. 已半空:已经过去一半了。
5. 迢迢:形容遥远的样子。
6. 千里月:相隔千里的月亮,这里代指李华的从弟所在地。
7. 应与:应当与。
8. 惠连:南朝诗人谢惠连,这里借指李华的从弟。
去完善
赏析
《寄从弟》是一首描绘诗人内心忧虑和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作。首联“眼病身亦病,浮生已半空”表达了诗人身体状况的虚弱和生活的飘渺不定。"眼病"指视力模糊,暗示了诗人视力可能存在问题,同时也寓示着他的心境昏暗。"浮生已半空"则抒发了他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颔联“迢迢千里月,应与惠连同”描绘了一幅遥远星空的画卷,借明月寄托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迢迢千里月"中的"千里"并非实指距离,而是强调空间的辽阔。而"惠连"则是南朝文学家谢惠连的名字,这里是诗人以惠连自喻,表达了他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从弟》是唐朝诗人李华的抒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中唐时期(762年-826年),这是唐代诗歌创作的繁荣期,也是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相对繁荣的时期。
李华,字遐叔,赵郡人。他是唐玄宗时期的进士,历任县令、监察御史等官职。在安史之乱期间,他弃官隐居,晚年又被召为礼部员外郎。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骈文上,特别是碑志类文章。他的诗歌作品较少,但《寄从弟》一诗却成为后世传颂的佳作。
在这首诗中,李华以兄弟情谊为主题,表达了他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他以自然界的风、霜、松柏等为象征,表达了对亲人离散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这种情感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普遍性,因为中唐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繁,人们流离失所,骨肉分离。
总的来说,《寄从弟》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中唐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李华的个人经历。在这个时期,诗人用优美的文字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怀念,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