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寄彭城公

标题包含
奉寄彭城公
公子三千客,人人愿报恩。应怜抱关者,贫病老夷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公子的门下有三千多的食客,每个人都愿意报答恩情。可怜那些守卫关门的人,他们贫穷、疾病和衰老都在夷门之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彭城公:指彭城王郭子仪,唐玄宗时期的军事统帅,曾任太尉兼中书令等职。 2. 公子:指郭子仪的儿子郭暖,官至太常卿,曾任朔方节度使。 3. 三千客:指战国时期孟尝君的门客。这里用来比喻郭暖家中宾客众多。 4. 抱关者:指守门人,这里作者自比。 5. 夷门: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大梁的城门,这里是作者的家乡,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朋友彭城公的仁厚和济世之心。"公子三千客,人人愿报恩",这句话表达了对彭城公的赞美,他礼贤下士,广交天下英才,每个人都愿意为他效忠、报答他的恩情。而诗人自己,作为一个守门的贫寒之士,也得到了彭城公的关爱和帮助,因此深感温暖。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彭城公的侠义风范和人格魅力,也表达了对自己所受到的恩惠的深深感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奉寄彭城公》,是唐代诗人李华写给当时任彭城郡太守的友人彭城公的一首诗。此诗的创作时间为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这是唐朝历史上一个繁华而动荡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李华的生活起伏较大。他曾担任官职,但因性格耿直,不愿趋炎附势,被排挤出了官场。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选择了归隐田园,过上了清静的文人生活。他的诗歌作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充满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在这一时期,唐朝的社会政治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唐玄宗在位的后期,朝政逐渐腐化,特别是“安史之乱”的发生,使得国家陷入了严重的危机。这些时代背景为李华的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深刻的历史内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