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安静堂书事

标题包含
安静堂书事
勿学异世人,过常不可深。 勿学慢世人,侧身随浮沈。 白日当中天,难破是非心。 不有拔俗器,安得太古音。 大暑苦烦浊,清泉流高岑。 烈士无恋嫪,至理须推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蔡襄(998年-1067年),字君谟,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和茶学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 蔡襄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不要学习那些世俗的人,做事过分且没有底线。 别去学习那些懒散的人,随波逐流却放任自己。 如同白天太阳在天空中央,却无法消除心中的纷扰。 如若没有出尘之才,怎能领略远古的声音? 夏日炎炎让人烦躁,唯有清泉可以洗尽烦恼。 英勇之人不应有所留恋,真正的大道需要去探寻。
去完善
释义
1. 过常:超越常规。 2. 慢世:与世无争,超脱世俗。 3. 侧身:侧着身子,表示谦卑。 4. 浮沈:沉浮,指世间纷扰。 5. 难破:难以消除。 6. 拔俗器:超凡脱俗的才能。 7. 安得:怎么能获得。 8. 太古音:远古时代的淳朴之声。 9. 大暑:炎热时节。 10. 烦浊:烦恼混乱。 11. 高岑:高山丘陵。 12. 烈士:指坚守正义的人。 13. 恋嫪:过于留恋世间纷扰之事。 14. 至理:最高的真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安静堂书事”为题,表达了作者在寻求内心宁静和精神超越时所领悟的人生哲理。诗人首先告诫人们不要学习那些过于追求物质享受的人,因为他们往往会陷入世俗的泥沼而无法自拔。接下来,诗人又提醒人们不要效仿那些随波逐流、无所事事的人,因为他们的一生都将虚度。 诗人在第三句中强调了“白日当中天”,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君亲师”的敬仰和尊重,同时也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中的光明与黑暗。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时,我们要有一颗明辨是非的心,才能做到处世不惊。 接下来的四句中,诗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要想获得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安宁,就要具备一种超凡脱俗的品质。就像在大暑时节,清泉会从高山上流淌下来,给人们带来清凉一样,我们也要学会用一种超脱的态度去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最后,诗人勉励人们要像英勇的战士一样,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困境,不断地去追求真理和智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安静堂书事》是北宋诗人蔡襄的一首五言诗,创作于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这首诗描绘了在安静的读书环境中,诗人专注地读书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 蔡襄,字君谟,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曾任尚书左丞、参知政事等职。他在文学、政治、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被誉为“宋四家”之一。 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在这个时期,蔡襄因为其卓越的才能和政绩,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重用。然而,他并没有被权力和地位所迷惑,仍然保持着一颗淡泊名利的心。 在《安静堂书事》这首诗中,蔡襄通过描述自己在安静的书房里专心致志地读书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蔡襄在当时政治环境中的清醒认识,即无论身处何种地位,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被世俗纷扰所困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