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暮春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暮春二首 其一
溜渠鸣玉雨成霖,春草池塘数尺深。 后院落花人不到,无聊独下海棠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谢薖,字子发,号空同先生,南宋诗人。他的生平和事迹主要如下: 1. 早年经历:谢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诗词歌赋。 2. 科举及第:在南宋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雨水汇聚成溜渠叮咚作响,春雨滋润使得春草在池塘边茁壮成长,深度达到数尺。 人们似乎都没有注意到后院的落花,百无聊赖的我只能独自走到海棠树下的阴凉处乘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溜渠:指排水沟。 2. 鸣玉:形容水流声如玉石碰撞。 3. 霖:连续几天的阴雨。 4. 春草池塘:春天的草地和水塘。 5. 人不到:无人来。 6. 无聊:无所事事。 7. 海棠阴:海棠树的树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色和诗人的孤独之情。首句“溜渠鸣玉雨成霖”形象地描述了春雨滋润万物的过程,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消逝。接着,诗人通过“春草池塘数尺深”这一画面,展现了暮春的自然景象。然后,诗人以“后院落花人不到”来形容春日的凋零和人们的离散,反映出诗人在这个时刻的寂寥与无奈。最后,诗人以“无聊独下海棠阴”收尾,表达了他在暮春时分独自度过时光的心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的留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暮春二首·其一出自南宋诗人谢薖(Ke)之手,其创作时间为公元1156年前后,正值南渡初期。这段时期,中原沦陷,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国土分割,民生凋敝,国力日渐衰弱。 在个人经历上,谢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然而,随着金兵南下,家国破碎,他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目睹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在这种背景下,他以诗歌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之情。 在南渡初期,南宋士人面临严峻的社会现实,他们一方面对南宋朝廷的偏安政策感到痛心疾首,另一方面又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满忧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谢薖以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象为引子,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战乱中百姓生活的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