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漫成四首 其一
东风浑作勒花寒,寂寞林塘不受看。
玉版鹤翎俱未识,梨梢空有泪阑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化作了寒冷的勒花,孤独的树林和池塘都无法欣赏到它。我还不认识那些像玉般纯净的鹤群和翅膀,只是看到梨树梢头有泪水流淌的痕迹。
去完善
释义
1. "东风":古代我国以东风为春天之风,此处暗示季节是春季。
2. "浑作勒花寒":这句话的意境在于表达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得花朵凋落,给人一种春天寒冷的感觉。其中"勒花"指代花期很短的花朵,如梨花。
3. "寂寞林塘不受看":描述作者所处的环境,由于雨中的景色并不吸引人,所以显得寂静。其中“林塘”指的是树林和水塘构成的园林景致。
4. "玉版鹤翎俱未识":"玉版"指的是洁白的花或果实;"鹤翎"指的是羽毛,这里借指花瓣。这句诗的含义是:虽然满树的梨花洁白如玉,但它们在雨中都无法被世人所欣赏。
5. "梨梢空有泪阑干":这是形容雨滴在梨树上凝结成水珠的形状,仿佛是梨花含着泪水一样。"梨梢"指的是梨树的枝头;"阑干"是形容纵横交错的泪痕状线条。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一场春雨后的景象。诗人首先通过“东风”、“勒花寒”等词语描绘出春天的气息,但紧接着又用“寂寞林塘”表现出春天在雨水滋润下的宁静与孤独。接下来的“玉版鹤翎”是对雨的描绘,意指雨滴如同美玉般晶莹剔透,同时也借用了“鹤翎”这一形象来形容雨滴的形状和下落之势。最后一句“梨梢空有泪阑干”则将视角转向梨树,雨水落在梨花上形成一串串水珠,就像眼泪挂在枝头一样,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在此情境下的深沉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雨中漫成四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谢薖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战乱之中,北宋灭亡,南宋建立,金国对江南地区虎视眈眈。
在这段时间里,谢薖的人生际遇也颇为曲折。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理想的成绩。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他继续在诗坛上耕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在谢薖所处的时代,南宋社会矛盾尖锐,战争频繁。这使得许多文人士大夫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感到忧虑。谢薖也不例外,他的诗歌往往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在《雨中漫成四首 其一》中,他以雨中漫步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