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灯夕

标题包含
灯夕
江风淡淡放初晴,灯火明时月色明。 谁信姮娥要行乐,随他女伴绕街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风轻抚,天气初晴;灯火通明,月光如洗。谁能相信嫦娥也要寻欢作乐呢?只见她跟随着女伴们在街上欢快地游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江风:江面的微风。这里指春天的轻风。 2. 初晴:刚放晴的天气。 3. 灯火:夜晚的灯光。 4. 月色:月光。 5. 谁信:谁相信。 6. 姮娥:嫦娥,传说中因偷食西王母的不死药而飞上月宫的女子。 7. 行乐:游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元宵夜的景色。首句“江风淡淡放初晴”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宁静的江边夜景画面,江风吹散了阴霾,带来了一片明亮的天空。接着,诗人通过“灯火明时月色明”传达出元宵节夜晚灯火璀璨、月光皎洁的景象,展现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诗中,“谁信姮娥要行乐”暗示了元宵节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欢庆的节日。而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以嫦娥在元宵节时也要享受欢乐的场景来表现元宵节的喜庆气氛。同时,“随他女伴绕街行”一句将视角转向女性同胞,描述她们在这特殊日子里,身着盛装,手拿花灯,结伴赏灯游乐的热闹景象。这首诗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代元宵节的美丽画卷,还传达了那份源于民间的朴素快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灯夕》是唐代诗人李公明的一首描绘元宵夜景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46年,即唐宣宗大中二年。在这个时期,唐朝已经由盛转衰,尽管宣宗在位时国家相对安定,但仍然难以掩盖颓势。 诗人李公明一生宦途多舛,曾历仕武则天、唐玄宗等几代皇帝,历任御史、尚书郎等职。在宣宗朝期间,他曾任湖南观察使,后因罪谪贬为播州司马。这段人生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 《灯夕》一诗正是创作于李公明被贬谪至播州的时期。在这首诗中,他以元宵夜的繁华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民间生活。通过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唐朝中期社会的繁荣与没落,以及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