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云岩次陈默堂韵
济渡游丹洞,穿林惹翠云。
迩来多野趣,殊觉少尘纷。
笑日花迎客,临岩鸟唤群。
真机皆自得,此道与平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渡游丹洞,穿越树林招惹翠云。近来多田野的乐趣,特别觉得少世俗的纷扰。笑着看太阳花开迎接客人,临近岩石处鸟儿呼唤同伴。真实的乐趣都能自己获得,这道风景与我共享。
去完善
释义
1. 济渡:指渡过河流或其他水域。这里可以理解为游览过许多风景。
2. 丹洞:洞穴的泛称。此处可能是借指仙境。
3. 穿林:穿过树林。
4. 迩来:近来。
5. 野趣:野外的生活情趣。
6. 殊觉:特别觉得。
7. 尘纷:尘世的纷扰。
8. 笑日:明媚的阳光。
9. 真机:真实的生机或生活。
10. 平分:平等地分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翠云岩次陈默堂韵》,作者是罗从彦。诗中表达了诗人游览翠云岩时的所见所感。首联描绘了诗人在丹洞游玩,穿过树林沾染了翠云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颔联则通过对比近来的山野情趣和尘世纷扰,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颈联以笑日花、临岩鸟的形象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美好,渲染出宁静的氛围。尾联更是表达了诗人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即“真机皆自得”,这种人生态度是与自然平分人生的真谛。整首诗语言质朴,却充满深远的意味,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罗从彦的《翠云岩次陈默堂韵》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
罗从彦是南宋的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当时的社会地位显赫,但因崇尚道德伦理而倍受争议。在这段时间里,他因政治斗争和道德纷争屡次受挫,生活波折重重。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坚定地站在道德的立场上,用诗文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在罗从彦生活的时代,南宋社会正处于动荡之中,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一方面,儒家经典受到尊崇,被奉为治国之纲;另一方面,佛教、道教等宗教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此外,科举制度也在此时逐渐兴起,士人阶层逐渐崛起,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