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即事

标题包含
即事
山路仍多雨,秋天最易阴。 呼舟乱滩响,倚杖俯溪浔。 风力凭江横,云容隠树深。 一寒遽如许,料理欲归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流谦(1072年-1128年),字无变,号澹轩居士,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他出生于四川眉州(今四川眉山市),是北宋著名文人苏轼的同乡。 李流谦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往甚密。后来,他在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山路上仍然雨纷纷,秋天的天气最易转阴沉。 叫来小船在滩边喧嚣,倚着竹杖俯瞰溪流。 风的力量凭借江水横溢,云的容颜隐藏在树丛深处。 这一寒冷来得如此突然,打理行装准备归家的心情涌上心头。
去完善
释义
"山路仍多雨":山路上仍然经常下雨,体现环境是湿润的山区。 "秋天最易阴":秋天的天气很容易阴暗,这可能是因为秋季是多雨季节。 "呼舟乱滩响":呼叫船只穿越混乱的河滩,形象描绘出行人和水路的繁忙景象。 "倚杖俯溪浔":作者拄着拐杖站在溪水边,“俯”字表示作者在观察下游的场景。 "风力凭江横":风力借助江水造成的影响,形象地描绘出江风的流动感。 "云容隠树深":厚重的云层隐藏在深深的树林中,表现出云层的浓厚与树林的茂密。 "一寒遽如许":天气骤然变冷,“如许”表示非常寒冷。 "料理欲归心":作者想要收拾行李,结束旅行,回到家乡。"料理"指准备、收拾东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雨中登山的景象,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表达了其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首联“山路仍多雨,秋天最易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环境,展现了一幅秋雨绵绵的山景。颔联“呼舟乱滩响,倚杖俯溪浔”通过叙述诗人在旅途中听到渔船在浅滩中行驶的声音,以及诗人拄杖俯视溪水交汇的场景,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颈联“风力凭江横,云容隐树深”则通过对风力与云容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尾联“一寒遽如许,料理欲归心”表达了诗人因为感受到寒冷而想家的心情,使全诗的思乡主题更加突出。整首诗以流畅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敏锐的感知和对生活的深情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即事》是南宋诗人李流谦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75年,正值南宋初期,金兵入侵中原,朝廷偏安江南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李流谦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由于战乱和政治局势的影响,未能取得功名。后来,他在民间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他还积极参与地方政务,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在晚年时期,他退居乡野,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 在这个特殊时期,南宋朝廷面临着严重的外患和内忧。一方面,金兵不断南下侵扰,宋朝疆土沦陷;另一方面,国内政治斗争激烈,皇帝宠信宦官,权臣当道,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流谦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