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徐之才雪

标题包含
和徐之才雪
农事方春作,田苗待雪催。 忽从天外降,尤胜腊前来。 枯槁全妆饰,勾萌暗养培。 格清徒自照,体弱不胜挼。 有势离还合,无情去却回。 乾坤迷境界,造化始元胎。 气凛侵帷幌,身轻寄草莱。 匿瑕漫粪壤,衔巧缀条枚。 空际如难集,毫端已共偎。 浓寒流远蜀,嘉兆叶清台。 既浑山兼泽,宁分石与瑰。 饥鸢蹲木杪,冻虎卧岩隈。 积恐江城满,重疑栈阁摧。 谁居梁苑右,或溯剡溪洄。 凝沍阴虽胜,沾濡旱可摧。 雕鑴穷物象,皎洁离风埃。 雨脚纷犹杂,云头重不擡。 豪门张燕席,贫灶拥寒灰。 且喜蒙膏泽,仍知免沴灾。 斯民争庆贺,高会与欢咍。 把酒看宜醉,洪炉守至煨。 传闻诗句好,罢听乐声嗺。 洒落吟情健,玲珑霁色开。 营丘无复见,谁为写皑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山,字允升,号双溪,南宋末年人。他是南宋末年的著名文人,以诗名世,与陆游、杨万里等大家齐名。 冯山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季农耕刚刚开始,田里的禾苗等待雪花滋养。 突然间,仿佛从天空降落下来,比冬至前的白雪还要美。 枯萎的草木被装扮一新,嫩芽在暗暗滋长。 雪花晶莹剔透,柔弱的身体却无法承受揉搓。 有时雪花聚集成团,有时又四散飘零。 天地间迷茫一片,大自然的神奇由此显现。 寒气逼人,雪花轻盈地飘落在大地上。 虽然隐藏在污秽中,但雪花仍然保持着精巧的形状。 在空中难以聚集,但在毫端却能紧密相依。 远方的四川也下了大雪,这是一个吉兆。 雪地中的山石无法分辨,形态各异。 饥饿的老鹰在树枝上觅食,冻僵的虎狼在山岩边徘徊。 积雪可能压垮江城,栈阁也可能因此受损。 有人居住在豪华的府邸,有人则乘舟畅游江河。 虽然阴沉的天气占主导地位,但也可能带来干旱的困扰。 雪花滋润万物,洁白无瑕。 雨雪交加,云层低垂。 富贵人家的宴会正热火朝天,贫穷的人家却只能围着火堆取暖。 还好他们都受到了雪水的恩惠,避免了灾难。 人们争相庆祝,欢声笑语。 品尝美酒,观看火炉,享受这个美好时光。 听说有人写诗赞美这场雪,音乐也为此而欢快。 诗歌令人激情满怀,阳光明媚。 人们仿佛看到了古老的画卷,希望有人能描绘出这美丽的景象。
去完善
释义
农事方春作:春天的农业生产刚开始。 田苗待雪催:庄稼等待春雨滋润,以促进生长。 忽从天外降:形容雪突然降临。 尤胜腊前来:这场雪比过年期间下的更好。 枯槁全妆饰:形容草木被大雪覆盖,好像装饰了华丽的妆容。 勾萌暗养培:新芽在雪中暗自生长。 格清徒自照:雪中的景色显得格外清晰。 体弱不胜挼:雪花柔弱,难以用手揉搓。 有势离还合:指雪花在空中飘舞的姿态。 无情去却回:雪花落下后又随风飘散。 乾坤迷境界:雪景给人们带来一种朦胧的美感。 造化始元胎:大自然的造化开始了新的轮回。 气凛侵帷幌:雪的气势逼人,仿佛能穿透窗帘。 身轻寄草莱:雪花轻盈地落在地上。 匿瑕漫粪壤:雪掩盖了地面的瑕疵,使它看起来像铺了一层肥料。 衔巧缀条枚:雪花巧妙地将树枝连接在一起。 空际如难集:形容空中雪花纷飞的场景。 毫端已共偎:雪花落在房檐上,相互依偎。 浓寒流远蜀:寒冷的雪带来了四川的遥远气息。 嘉兆叶清台:美好的征兆出现在台阶前。 既浑山兼泽:积雪将山川连成一片。 宁分石与瑰:积雪覆盖了石头和花坛。 饥鸢蹲木杪:饥饿的乌鸦蹲在树枝上。 冻虎卧岩隈:冻僵的老虎躺在山岩旁边。 积恐江城满:担忧江城的雪越积越多。 重疑栈阁摧:担心栈道被雪压垮。 谁居梁苑右:比喻谁在欣赏这美丽的雪景。 或溯剡溪洄:或许有人溯溪而上欣赏雪景。 凝沍阴虽胜:阴暗的天气令人感到寒冷。 沾濡旱可摧:雪可以缓解干旱带来的影响。 雕鑴穷物象:雪花雕琢着世间万物。 皎洁离风埃:白雪远离尘埃,显得非常洁净。 雨脚纷犹杂:形容雪下得很大。 云头重不擡:乌云低垂,不见阳光。 豪门张燕席:富人家设宴庆祝。 贫灶拥寒灰:贫穷的人家围着暖炉取暖。 且喜蒙膏泽:庆幸降雪可以给农作物带来滋养。 斯民争庆贺:百姓争相庆祝这场雪。 高会与欢咍:人们举行盛宴,共享欢乐。 把酒看宜醉:饮酒赏雪,令人陶醉。 洪炉守至煨:围着火炉取暖。 传闻诗句好:据说有优美的诗篇赞美这场雪。 罢听乐声嗺:不再听喧闹的音乐,只欣赏雪景。 洒落吟情健:诗人抒发感慨,咏唱雪景。 玲珑霁色开:晶莹透亮的雪景让人心情愉悦。 营丘无复见:形容雪景如同古代画作中的美景。 谁为写皑皑:谁能描绘出这雪景的美丽呢?
去完善
赏析
《和徐之才雪》是北宋诗人冯山的一首五言排律诗,以丰富的想象、细腻的描绘和雄浑的气概展现了雪景的壮丽与生机。诗人以生动贴切的形象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景象和雪的神奇作用,揭示了人生哲理和社会现象。这首诗歌不仅赞美了雪的美景,更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关心和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徐之才雪》是北宋诗人冯山的一首描绘雪景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94年,即北宋至道二年。在这时期,北宋朝廷对外战争频仍,对内改革乏力,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冯山,字子骏,四川巴州人,年轻时以诗名噪京师,颇受名流称赞。他生逢北宋末期,目睹国家积贫积弱,内外交困的局势,他以文人墨客的独特方式抒发着忧国忧民的情愫。 在这首《和徐之才雪》中,冯山借用瑞雪的美景,隐喻对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矛盾。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冯山的才情,也能感受到他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