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彦冲三日饮

标题包含
和彦冲三日饮
名园直万金,一顷连芳荫。 秀峦千寻矗,石井百尺深。 花残尚闻鶑,林胜不留鵀。 时来觅清暑,却扇凉沉沉。 三杯有道通,万户无法禁。 平生师洙泗,正尔戒已甚。 相彼无漏学,亦复忌疏渗。 红颜不肯驻,白发来寖寖。 洗心聆妙语,至味良足饮。 常闻丽泽兑,美润相灌浸。 淡交那甘坏,谅直靡谗譛。 此欢属吾辈,端匪异人任。 又怜嗫嚅子,有口终自噤。 不若更歌呼,醉挽溪流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寅(1098年-1156年),字明仲,号致堂,南宋著名学者、文学家。他是北宋名臣胡宿之孙,祖籍江苏丹阳。 胡寅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曾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起居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等职。他主张抗金,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著名的园林价值过万金,一片绵延繁茂的花草树木。 青山峭立千百丈,石井深邃过百米。 花瓣凋谢仍可听到黄莺歌唱,树林繁盛却不留燕子筑巢。 闲暇时光来寻找清凉避暑之处,放下扇子感受清爽的微风。 三种美酒香气四溢,千家万户都无法抵挡其诱惑。 我一生都向洙泗两位老师学习,修正自己的行为。 观察那个没有烦恼困扰的人,他们也会避免疏忽和差错。 美丽容颜无法常驻,白发却逐渐增多。 聆听心灵的净化,品尝生活的美好滋味。 经常听闻美丽的景致滋润心灵,美的传播如同灌溉。 淡泊之交怎么能轻易破坏,真诚和正直难以被诽谤诋毁。 这种快乐属于我们这些人,绝不是普通人所能承担的。 我又怜悯那些欲言又止的人,他们虽然有口却无法说出自己的心声。 不如唱起歌来呼唤朋友,醉卧溪边枕着流水入梦。
去完善
释义
1. 名园:有名的花园或果园。这里指作者和友人聚会的地方。 2. 秀峦:景色优美的山峦。 3. 石井:以石头为边缘的深井。 4. 花残尚闻鶑:虽然花朵凋谢了,但仍然可以听到黄莺的叫声。 5. 林胜:这里是指树林的美景。 6. 时来觅清暑:时常到这里来寻找清凉。 7. 三杯有道通:饮酒三杯,道理就自然通达。 8. 万户无法禁:千家万户都无法抵挡酒的诱惑。 9. 洙泗:古时的两座山,这里代指孔子的教诲。 10. 相彼无漏学:无漏是佛教用语,表示达到最高境界,不受生死轮回的影响。 11. 忌疏渗:疏渗指的是向外流失水分,这里意味着要避免轻浮的表现。 12. 浸浸:渐渐增长的意思。 13. 丽泽兑:丽泽是一个地点名,在江西境内,这里代指美景。 14. 甘坏:甘愿被破坏。 15. 洗心:清理内心的杂念。 16. 至味:最美好的味道。 17. 美润相灌浸:美好的滋润相互交流。 18. 喋喋:说话唠叨的样子。 19. 不若更歌呼:不如放开嗓子唱歌欢呼。
去完善
赏析
《和彦冲三日饮》是一首描绘与友人共享美景、畅谈人生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名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与友人共饮的美好心情。诗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秀峦、石井、花残、林胜等景色,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 诗人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他提到“时来觅清暑,却扇凉沉沉”,暗示了与友人相聚的愉悦。此外,他还通过“三杯有道通,万户无法禁”来表达与朋友共享美酒的快乐。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他认为,应该学习洙泗之师,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过度沉溺于世俗享乐。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保持心灵的纯洁,聆听美妙的教诲,享受生活的美好。 最后,诗人通过“此欢属吾辈,端匪异人任”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这种快乐只属于我们这些人,其他人无法体会。这表明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的来说,这首诗歌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和对友情的赞美,展现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彦冲三日饮》是南宋著名文人胡寅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7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一年里,胡寅受到了他的好友蒋之奇(字彦冲)的邀请,共同度过了三个愉快的夜晚。在这段时间里,两人把酒言欢,共论天下事,抒发胸中抱负。这一时期,胡寅正处在他人生的黄金时代,虽未位居显要,但他的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然而,这个时期也是南宋政治相对稳定的时期,但北方的金国对南宋构成了巨大的压力。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和彦冲三日饮》的创作背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