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新沐有感

标题包含
新沐有感
我发日已疏,尚喜鬓未斑。 晴朝试一沐,但觉盘水宽。 千梳发清快,凛凛肌骨寒。 脱落等秋箨,光润如春峦。 譬彼雨露滋,下泽枯蓬根。 乌云犹半湿,霜叶不加繁。 我生嗜疏懒,肯事形骸间。 一月半不理,垢腻何由删。 今辰新沐罢,快若沃狂澜。 呼儿奉禨饮,为作椎结团。 岁月寖相逼,欢娱心已阑。 看镜想勋业,森然欲冲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陈棣"的具体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不够详细。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的信息,例如全名、生卒年份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答案。
去完善

译文
我已经很久没有梳理头发了,还好还没有变白。 大晴天洗了个澡,只觉得木盆里的水显得特别宽大。 梳理千百次之后,我的头发清爽干净,身上肌肤感受到寒气侵袭。 脱落的头发就像秋天的笋壳一样,而剩下的发丝光滑润泽像春天的山峦。 就好比植物被雨水滋润,下面是沼泽地,上面的枯萎蓬乱的植物得到生机。 乌黑的秀发还带有湿气,好像霜叶不会变得更茂盛。 我这一生就喜欢粗犷随意,不愿意过问外表这些事。 一个月有半个月不理会头发,污垢和油腻怎么会有减少呢。 今天洗完头感觉焕然一新,就像解除了内心的狂躁一样。 喊儿子端上热汤来喝,帮我编起发型来。 岁月催人老,心中的欢快已经消退。 看着镜子想到自己的成就,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
去完善
释义
1. 沐:洗头或洗澡。这里指洗头。 2. 日已疏:日渐稀疏。形容头发越来越少了。 3. 鬓未斑:鬓角还没有出现白发。 4. 盘水宽:形容洗头的盘子里的水变得多起来。 5. 千梳发清快:梳头的次数多了,感觉头发清爽愉快。 6. 凛凛肌骨寒:洗头发时,感觉到皮肤的寒冷。 7. 脱落等秋箨:比喻头发脱落像秋天的竹笋皮脱落一样。 8. 光润如春峦:形容洗完头后,头发的光滑和润泽,如同春天的山峦一般。 9. 譬彼雨露滋:就像那雨水滋润大地。 10. 下泽枯蓬根:低处的沼泽地使枯萎的蓬草根部得到滋养。 11. 乌云犹半湿:乌黑的头发还有些湿润。 12. 霜叶不加繁:指洗完头后,头发没有变得更多。 13. 我生嗜疏懒:我天生就喜欢懒散。 14. 一月半不理:一个月半没洗头。 15. 垢腻何由删:污垢和油腻怎么能被清除掉呢? 16. 今辰新沐罢:今天洗完头了。 17. 快若沃狂澜:形容洗完头后的愉快心情,就像平息了狂风巨浪。 18. 奉禨饮:准备了一些食物来吃喝。 19. 椎结团:把头发扎成个发髻。 20. 岁月寖相逼:时间渐渐逼近。 21. 欢娱心已阑:快乐的心情已经消退。 22. 看镜想勋业:看着镜子,想到自己的功业。 23. 森然欲冲冠:形容功业重大,令人激动不已。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名为《新沐有感》,表达了作者对日常生活中洗沐的独特感受,并在其中融入了深远的哲理思考。诗人以自身的头发作为切入点,从发型、洗头、梳理到新沐后的舒适感受,生动而细腻地描绘了自我形象。同时,也通过对季节变化的观察,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未来的设想,表达了人生哲理和对生活的态度。最后则对过去的洗沐进行反思,显示出人生的辛勤与忙碌。全诗结构紧凑,意蕴深远,值得一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新沐有感》是南宋诗人陈棣的一首咏物抒怀诗。这首诗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左右,当时陈棣正在家乡浙江永嘉(今温州)过着隐逸的生活。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兵的侵扰和朝廷内部的矛盾,政治环境颇为复杂。陈棣身为南宋文人,对时局颇有感触。他曾在朝为官,但看到朝廷的腐败无能,心灰意冷,决定辞官回乡,过起了隐居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关注民生,关注自然,以诗文抒发内心的感慨。 在《新沐有感》这首诗中,陈棣通过描绘头发沐浴后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用“风吹枯蓬”来形容自己的处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用“短发难长”来比喻岁月无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