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葛教授新辟柏桐轩

标题包含
次韵葛教授新辟柏桐轩
柏桐有正性,梁琴岂其天。 丹雘自煇燿,弦徽漫锵然。 深慙社旁栎,政尔终天年。 复愧南城槁,犹知过飞仙。 庙前今安在,爨下亦浪传。 何当生学宫,广文遗新篇。 色映醉吟杜,阴休眠昼边。 端如两高弟,俨立听诵弦。 又如双青衣,对舞风露前。 方依植坛杏,不羡干云楩。 日哦二木间,妙意遗言诠。 霜枝半摧剥,月影相回旋。 后雕岁寒见,始华春意全。 比德君无愧,五柳徒自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陈棣"的具体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不够详细。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的信息,例如全名、生卒年份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答案。
去完善

译文
柏树有着正直的品质,梁上的琴声宛如天籁之音。 丹红朱漆自熠熠生辉,琴弦徽位演奏出铮铮之声。 深感羞愧于附近的社庙之侧,却只能默默度过一生。 又因南城外的枯树而愧疚,它尚且还能知晓过错并改过自新。 庙前的景色如今已不在,灶台下的故事也只是传说。 何时才能在学堂中诞生,让广文先生留下新的篇章? 其色与醉酒后的诗人们相呼应,其阴则在白昼的边界处睡眠。 就像是两个高明的学生,恭敬地聆听着诵读和弹琴。 又如同一对舞蹈的青衣,在风中露下翩翩起舞。 依赖种植杏树的讲坛,并不羡慕高耸入云的桢楠。 每日在两种树木之间吟唱,用美妙之意诠释古老的语言。 深秋的霜枝被摧残剥落,月影在树下徘徊。 四季交替之际,春天之花才开始绽放。 相比之下,君主并无羞愧之感,五柳先生只是独自优秀。
去完善
释义
1. 柏桐:柏树和桐树,这里泛指植物。 2. 正性:本性和本质。 3. 梁琴:用良材制成的琴。 4. 丹雘:红色涂料,这里形容桐柏之茂盛。 5. 弦徽:弦乐器上的标记,这里指弹奏的乐声。 6. 社旁栎:比喻默默无闻的普通树木。 7. 政尔:仅仅这样。 8. 终天年:度过自然的寿命。 9. 南城槁:指晋时谢安所种的柳树。 10. 过飞仙:喻指超越凡人的神仙生活。 11. 安在:在哪里。 12. 爨下:灶火之下,比喻地位低微。 13. 广文:指官办学校中的文学之士。 14. 杜:杜甫,唐朝诗人,擅长咏吟花草树木。 15. 高弟:学习成绩优秀的弟子。 16. 对舞:相对起舞。 17. 青衣:古代侍女或女学生的服饰,这里借指女学生。 18. 植坛杏:指古代朝廷考试前的种植杏树的仪式。 19. 干云楩:指直冲云霄的高大树木。 20. 日哦:每天吟咏。 21. 妙意:深邃的含义。 22. 霜枝:秋天的树枝。 23. 月影:月亮的影子。 24. 后雕:晚年。 25. 五柳:陶渊明,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曾自号为“五柳先生”。
去完善
赏析
《次韵葛教授新辟柏桐轩》陈棣这首诗,以柏树和梧桐为喻,表达出对人生的思考和体悟。诗中通过对柏树和梧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正直、坚韧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坚定态度。此外,诗人还通过对其他事物的描绘,如庙前柏树、南城槁等,以及对自己内心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最后,诗人以“方依植坛杏,不羡干云楩”两句收尾,强调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尚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次韵葛教授新辟柏桐轩》,是南宋诗人陈棣所创作的。诗中的“葛教授”指的是当时的一位学者葛胜仲,他在自己家中开辟了一处名为“柏桐轩”的庭院,邀请文人墨客来此聚会,共谈学问。 陈棣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一时期政治腐败、外患严重,社会动荡不安。然而,文化领域却相当繁荣,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他们通过诗歌、散文等艺术形式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忧虑。陈棣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的诗歌作品大多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 在诗的创作期间,陈棣的个人生活也比较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然而,他并未因此放弃对学问的追求,反而更加勤奋地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位颇有建树的文人。在他的诗歌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学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