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自嘲

标题包含
自嘲
我亦逢场因作戏,要令竿木自随身。 老僧不学面壁观,山偈随缘举似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清之(1176年-1251年),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别号安晚,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史弥远、贾似道并称为“三贤相”。 郑清之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宋宁宗嘉定元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也习惯了即兴表演,要让我的才华随时为我所用。我这老头子不用学习面对墙壁的思考方法,而是通过随时的山水诗词与人们分享智慧。
去完善
释义
《自嘲》是南宋诗人郑清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的注释如下: 1. 郑清之:南宋著名文学家,字德源,号安晚,浙江金华永康人。 2. 逢场作戏:指遇到某种场合而勉强应酬。 3. 要令:要求或期望能够。 4. 竿木随身:意指自己随时准备好应付各种情况。竿木,古代的武器。 5. 老僧:年老僧人,此处比喻诗人自己。 6. 不学:不做或不去学习。 7. 面壁观:佛教禅宗修行方法之一,面向墙壁静坐冥想。这里用以形容诗人不随大流的态度。 8. 山偈:指佛教经文中的颂歌。 9. 随缘:顺应自然,不强求。 10. 举似人:向他人展示或推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自嘲”,实际是在抒发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自己事业的坚定执着。首句“我亦逢场因作戏”,是说诗人在面对生活的种种际遇时,能保持冷静,以一种游戏人间的心态应对。这种心态,使他在面对困境时能从容自如。次句“要令竿木自随身”,诗人以钓鱼竿为例,表达出虽然人生道路曲折,但他始终坚定信念,执着追求自己的事业。 第三、四句“老僧不学面壁观,山偈随缘举似人”,则以老僧为例,表现出诗人的独特心境。他虽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着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不受拘束地享受生活,同时也乐于将自己的感悟与他人分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愿意与人分享生活中的点滴体会,展现出一种朴素而真挚的人生哲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自嘲》是南宋著名诗人郑清之的一首描绘个人生活遭遇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18年,正值南宋时期。郑清之作为一名文人,生活在战乱频繁、政治腐朽的社会环境中,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力求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然而,由于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个人命运的波折,使得他的理想并未实现。 在郑清之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江南,腐败无能,宦官、权臣相互勾结,祸乱朝政。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郑清之深感无奈和痛心。他在诗中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