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应叔自宜兴寄近诗和马字韵 其二
吾老百世休,辍书学耕者。
祈年占土牛,喜雪掘玉马。
海鲞带卤烧,谿莼和豉下。
却忆古蚕丛,晤言莫能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已历经百世之休息,停笔学习耕作。
祈祷丰收拜祭土牛,喜见瑞雪刨土育马。
海货晒干佐以盐烧,溪中美味莼菜拌着豆鼓。
不禁想起古时的蚕丛氏,相谈甚欢难以一一描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宜兴:位于今江苏省无锡市境内,是著名的陶都,有紫砂壶等特产。
2. 蹇应叔:作者的朋友,生平未详。
3. 百世休:此处指长期的休息,即退休。百世,表示很长时间。
4. 辍书学耕:停止写作,学习耕种。这里表达的是农耕生活的向往。
5. 祈年占土牛:祈求丰收的一种方式,用泥土塑造耕牛形状的神像,称为“土牛”,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6. 喜雪掘玉马:在雪地里挖出如玉般的马形物品。这里表达了赏雪寻趣的雅兴。
7. 海鲞:海洋鱼类制成的干品,通常用盐腌制晾晒。
8. 卤烧:经过烹饪的海鲜。
9. 谿莼:生长在溪流中的莼菜,是一种草本植物,嫩叶可以食用或药用。
10. 和豉下:拌入豆豉烹煮。
11. 古蚕丛:古代蚕桑之地,可能指四川一带,因养蚕历史悠久而闻名。
12. 晤言:面谈,当面交谈。
13. 莫能写:无法完全表达出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蹇应叔自宜兴寄近诗和马字韵 其二》是南宋诗人吴泳的作品,通过描绘农夫辛勤耕作的景象,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人的怀念。诗句中的“祈年占土牛,喜雪掘玉马”寓意着农民祈求丰收的场景,同时也传达了对古代农业文化的敬意。诗中的“海鲞带卤烧,谿莼和豉下”则是对渔民和山民生活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最后,诗人提到了“古蚕丛”这一象征古代的意象,表达了与古人交流的愿望,体现了对历史的敬畏之情。整首诗以淳朴的笔触勾勒了农村生活的场景,传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古人智慧的敬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蹇应叔自宜兴寄近诗和马字韵 其二》是南宋著名诗人吴泳的一首作品。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46年,即南宋淳祐六年。在这一年里,北方金国逐渐衰落,而南宋却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
诗人吴泳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过人,才情出众。他的人生际遇颇富戏剧性,早年曾入仕为官,但因直言敢谏,触怒权贵,被贬谪至边远地区。尽管身处逆境,他始终秉持着坚定的信念,关注国家时事,关心民生疾苦。
在这段时期,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治斗争激烈,皇帝重用宦官和权臣,导致朝政腐朽,民不聊生。而在民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国家内外交困,危机四伏。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吴泳以诗歌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呼吁朝廷改革弊政,励精图治,重整山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