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咏橘长咏
包橘古云美,扬州地所宜。
名存夏后贡,颂见楚人辞。
云梦分膏沃,璇星散陆离。
洞庭仙壤接,震泽水烟被。
柚酢徒然早,柑黄岂厌迟。
封君千户等,老囿万奴随。
秀萼瑶琼缀,青阴幄幕垂。
朱衣霜傅采,素里露含滋。
弱干金丸重,繁条火齐累。
瓜生先作瓣,蚕老不成丝。
爽味钟寒律,殷姿照夕曦。
清香掩兰杜,真液贱楂梨。
拣选收藏日,辛勤种接时。
壤须来处美,移怕树同知。
朱绿争珍旨,荆湘辨等差。
蹊深比桃静,岁晚与松期。
坛甃龟鼋石,园裁枳棘篱。
讨虫烦钻凿,科冗付蒸炊。
穿井防天旱,禳瘟甚岁饥。
向阳删密叶,伐木树低枝。
有义曾分客,无偷不禁儿。
㲏嫌连雨长,老要劲风吹。
满把留长蔕,盈箱藉短茨。
入仓宁愧稻,出汗仅同医。
雅俗传珍惜,深林或弃遗。
稍收先落子,争晒已残皮。
趁市商船急,充庭使驿驰。
公筵荐魁磊,内合送瑰奇。
寄远曾非选,熏藏品最卑。
善生唯计亩,视价旋论赀。
薄探酬来赏,精尝侑举卮。
他年修果谱,应载野人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橘子在古代被认为是美丽的,适宜在扬州地区种植。
古时有记载说夏朝进贡过它,楚国文献中也赞美过它。
它的膏腴之地分布在云梦一带,如同星辰分散在大地上。
洞庭湖旁的仙境也有它的踪迹,震泽的水汽覆盖着它。
柚子酸甜而早成熟,柑橘黄色且晚熟。
封地的君主拥有千户的庄园,年老后的家奴们会跟随他们。
美好的花蕾如镶嵌的宝玉,绿色的树荫就像帷幕一样垂下。
红色的果实上披霜,白色的表皮上含着露水。
脆弱的枝条承载着金色的果实,繁华的枝叶如同宝石堆叠在一起。
果实先于花瓣生长,蚕丝却要在蚕老去后才能制成丝绸。
清爽的味道满足了对寒冷的期待,艳丽的姿态映照着夕阳的光辉。
清新的香气胜过兰花和杜若,真正的果汁廉价于山楂和梨子。
挑选收藏的日子来临,辛勤种植的时节也要到来。
土壤必须来自美好之处,移植要注意树木的变化。
朱红色的果实和绿色的叶子争相展现自己,荆湘地区可以分辨它们的品质高低。
果树间的小路深且宁静,就像桃树一样,年末的时候又能像松树一样耐久。
果园林中的坛子和龟鼋石,园中种的枳棘围墙。
防范虫害需要费心钻研,繁杂的事情就交给蒸汽解决吧。
为了预防天旱要挖井,为了避邪防疫要多晒太阳。
修剪时选择面向阳光的地方,砍伐时要保护低处的树枝。
有需要的时候要分给客人,没有小偷就不会有人偷窃。
它不喜欢连绵的雨,更倾向于强劲的风吹拂。
果实结得满满的,装满了箱子垫高了果实。
收获之后可以装满谷仓,出汗的样子也像是名医一般令人安心。
不论高雅还是俚俗都珍视它,但在树林深处也许会有被遗弃的。
收集完快要掉落的果实,晾晒快要破损的果皮。
在市场上市集的船只急于出售,充满庭院的是飞速传递的使驿。
公家的宴会推荐它作为头盘,内室送给它的赞美诗句也是奇异美妙。
寄托思念之情也不失身份,作为一种享受让人飘飘然。
品尝的时候仔细品味,不时的举杯助兴。
在未来的某一天编写水果谱,应该会有我这样的村夫的诗句。
去完善
释义
1. 扬州:中国江苏省中部偏北的一个城市。
2. 夏后贡:出自《尚书·禹贡》记载夏禹治水后的九州贡品,这里指扬洲所产橘。
3. 楚人辞:指屈原在《九歌·湘君》中对柑橘的赞美。
4. 云梦:古代两大湖泊的名称,位于湖北省南部和湖南省北部一带。
5. 璇星:指美玉。陆离:五彩斑斓。
6. 洞庭:湖南洞庭湖。
7. 震泽:江苏太湖。
8. 柚酢:柚子未成熟时味道酸涩。
9. 封君:汉代称列侯为封君。
10. 柚、柑、橘:都是柑橘类水果。
11. 柚酢徒然早,柑黄岂厌迟:柚子和橘子有不同的成熟时间,柚子过早不甜,柑子过熟会烂。
12. 绀珠:又称“金丸”,即橘子。
13. 火齐:宝石名,这里比喻橘子的果实繁多。
14. 瓜生先作瓣,蚕老不成丝:意指橘子的生长过程。
15. 霜傅采:指桔子外表在深秋霜降后变红。
16. 素里露含滋:指桔子内部汁多肉嫩。
17. 朱绿争珍旨:朱绿,指橘皮的红绿相间;珍旨,珍贵的食物,此句形容橘子色泽诱人。
18. 荆湘:荆州和湘州,古代的两个地理区域,位于今湖南湖北一带。
19. 畦:田间的埂子。
20. 坛甃龟鼋石:种植橘树的土壤需要选取质地良好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是诗人陈舜俞借咏橘以抒发内心情感的佳作,通过对柑橘的描绘,展现了其地理分布、生长特性以及收获过程等方面的了解。在诗人眼中,橘子是一种美妙的水果,而扬州则是适宜其生长的最佳地域。诗人巧妙运用夏后氏贡橘的历史传说和楚辞中的赞颂之词,充分展示了橘子的美好形象。
诗歌从橘子的产地、土壤条件及果实特点等方面展开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仿佛看到云梦水乡的膏腴沃土和繁星点点的柑橘园。诗人将洞庭湖仙壤的美景和震泽水烟的弥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
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柚子和柑子的成熟时间,凸显出橘子的美味诱人之处。他用“封君千户等,老囿万奴随”来形容橘树的繁茂壮观景象,充分表现出其对橘子的独特喜爱之情。同时,诗中还描述了橘子的外观特征,如秀美的花萼、翠绿的树荫以及红色的外皮等,使橘子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诗人还关注到橘子的丰收问题,如虫害防治、品种挑选和储藏方法等,这些都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具体生动的描绘,使人们对橘子的生产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诗人抒发了自己对橘子的珍视之情,并期盼未来能在果谱中记录下这首诗篇,以此表达对橘子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堪称咏橘的杰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中咏橘长咏》是宋代诗人陈舜俞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歌颂了橘子的美好品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创作于宋神宗时期(公元1067-1085年),此时的陈舜俞曾任监察御史等职,后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北宋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士人阶层普遍关注国计民生问题。陈舜俞作为一位文人政治家,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关心民间疾苦,主张改革弊政,因此在朝堂上敢于直言进谏。然而,在那个时代,直言不讳往往会导致贬谪流放,陈舜俞也不例外。
在流放期间,陈舜俞寄情山水,将内心情感融入诗篇之中。《山中咏橘长咏》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诗人在诗中以橘喻己,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坚韧不屈的品质,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展现出崇高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