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探春令

标题包含
探春令
旧家元夜,追随风月,连宵欢宴。 被那懑、引得滴流地,一似蛾儿转。 而今百事心情懒。 灯下几曾忺看。 算静中、唯有窗间梅影,合是幽人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的那个元宵节之夜,我追寻着风花雪月,享受着一个接一个的狂欢宴会。在那时,我被那个酒池肉林的氛围所牵引,就像一只蝴蝶翩翩起舞。然而现在,我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对任何事物都没有热情。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只有透过窗户的梅花影子,才能给我带来一丝宁静和安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旧家元夜:这里指的是元宵节的夜晚,也就是正月十五的晚上。 2. 追随风月:指跟随风花雪月的景象。 3. 连宵欢宴:整晚的狂欢宴会。 4. 被那懑、引得滴流地:这句的意思是那些喧闹的人或事让人像飞蛾一样围著灯光转。 5. 滴流地:在这里是指像飞蛾一样的围着灯光转。 6. 一似蛾儿转:像飞蛾一样在灯火周围飞来飞去。 7. 百事:各种事情。 8. 心情懒:情绪低落,无精打采。 9. 灯下几曾忺看:在这里是指不曾在灯下欣赏过。 10. 静中:安静的环境中。 11. 窗间梅影:窗户之间的梅花影子。 12. 合是幽人伴:应该是幽雅人的伙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名为“探春令”,是以春天的探询为主题的。作者以“旧家元夜,追随风月,连宵欢宴。”描述了元宵节的盛况,人们沉浸在欢乐之中,跟随风月的脚步,彻夜狂欢。而接下来的“被那懑、引得滴流地,一似蛾儿转。”则表达了人们在欢愉之余,也显得有些烦躁,情绪像飞蛾一样起伏不定。紧接着,“而今百事心情懒。”表达的是现在的百无聊赖,失去了往日的激情。“灯下几曾忺看。”则是对这种状态的深深无奈,即使是在明亮的灯光下,也无法提起兴趣。最后,“算静中、唯有窗间梅影,合是幽人伴。”则是描述在平静的生活中,陪伴自己的只有窗前梅花摇曳的影子,这或许才是幽静之人所向往的生活吧。整首词通过描绘元宵夜的欢庆场景,以及主人公心境的转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沈端节,南宋末年诗人。在《探春令》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百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末年,当时国家动荡,社会矛盾激化。沈端节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文人,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然而,他并没有完全沉溺于消极的情绪中,而是在诗歌中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在这一时期,沈端节的人生际遇也是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因时局所迫,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在诗歌中对春天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正是他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 总的来说,《探春令》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末年,沈端节在此时期经历了人生起伏和国家动荡。这些经历使得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