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念奴娇

标题包含
念奴娇
灯宵渐近,更兵尘初息,韶华偏早。 太守风流张宴乐,不管江城寒峭。 发底蜂儿,钗头梅蕊,一一夸新巧。 笙歌鼎沸,万人争看标表。 应记革履雍容,天香满袖,侍宴游三岛。 圣主中兴思用旧,尊礼先朝元老。 烛赐金莲,柑传罗帕,行即趋严道。 深杯休诉,任教银漏催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元宵佳节将近,纷乱战事已平息,春日来得格外早。 太守举办宴会欣赏音乐,并不关心江城的寒冷。 盛开的蜜蜂,簪子上的梅花,都在争相展示它们的美丽和新奇。 音乐声鼎沸,成千上万的人争相观看这场盛大的活动。 回想那风度翩翩的时刻,满是香味的袖子,陪同皇上游览各处的宴会。 皇帝希望恢复过去的繁荣,尊重并礼遇先朝的老臣。 灯烛照亮了莲步,柑橘传递着情意,赶紧准备行动吧。 举杯勿需多言,任凭时光推移直到破晓。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灯宵:元宵节的灯火。 2. 兵尘:指战争或战乱的迹象。 3. 太守:古代中国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4. 江城:此处指杭州。 5. 寒峭:寒冷。 6. 发底蜂儿:比喻新发髻上的装饰品。 7. 钗头梅蕊:指发簪上装饰的梅花图案。 8. 标表:标识,标志。 9. 革履:皮鞋。 10. 天香:指帝王的恩宠。 11. 三岛:相传古代东海中的三神山。 12. 圣主:皇帝。 13. 中兴:指国家由衰弱而重新振兴。 14. 用旧:采用传统的方法或制度。 15. 尊礼:尊敬礼遇。 16. 元老:年高望重的老人。 17. 烛赐金莲:皇帝赐予的灯笼。 18. 柑传罗帕:赠送橘子的礼仪。 19. 行即趋严道:意指要遵循严格的礼仪。 20. 深杯休诉:喝酒不要过多倾诉烦恼。 21. 银漏催晓:形容时间流逝,黎明即将到来。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元宵佳节的古诗词。从“灯宵渐近,更兵尘初息”可以看出,诗人在战乱之后迎来了一个和平时期的元宵佳节。接下来,通过“太守风流张宴乐,不管江城寒峭”等句子,诗人描述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欢聚一堂,享受美食、欣赏歌舞的热闹场景。同时,也借“圣主中兴思用旧,尊礼先朝元老”表达了对国家中兴和对老一辈元勋的尊敬之情。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国家的期许和信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是宋代词人沈端节的一首词,创作于公元1135年左右。在沈端节所处的时代,南宋正处于金兵南下的战乱时期。他在早年曾参与抗金活动,但在南宋政权确立后逐渐放弃军事生涯,转而投身政治和文学领域。这一时期的沈端节,虽有壮志豪情,但因现实所困而陷入迷茫与无奈。 《念奴娇》一词描绘了词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沈端节通过回忆年轻时的戎马生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同时,他借用了唐代杜甫的诗歌《月夜忆舍弟》中的意境,表达了乱世中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挂念。此外,词中还流露出对理想国家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出沈端节在面对时代困境时的心态。 总之,《念奴娇》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战乱时期,反映了沈端节在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抗战胜利的期待。虽然词人对现实有所失望,但他依然坚持着对美好未来的信念,展现了沈端节坚韧的精神品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