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浣溪沙

标题包含
浣溪沙
灯夜香甘动绮筵。 明珠颗颗泛瓯圆。 佳人巧意底难传。 喜见翻溪流细滑,却思信手弄轻纤。 不知辛苦为谁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灯火通明的夜晚,芳香四溢的美食呈现在华丽的宴会上。 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滚动在瓷碗里。 佳人的心思难以传达。 看到细腻的甜品犹如溪水般流淌,回想起当初信手拈来的轻盈时光。 却不知这一切努力是为了谁的甜蜜。
去完善
释义
《浣溪沙》:本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通常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两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沈端节:宋代文人,曾任尚书左司郎中、工部侍郎等官职。擅长诗词创作。 注释: 1. 灯夜:元宵节的晚上,因有灯会而得此名。 2. 绮筵:华丽的宴席。绮,华丽、精美的丝织品。 3. 瓯圆:指盛着食物的器皿形状规整。瓯,古代一种容器,此处用来比喻珠圆的形态。 4. 佳人:美人,这里指的是厨艺高手。 5. 巧意:巧妙的心思。 6. 翻溪:翻滚的溪水,这里形容珍珠奶茶液体顺滑流动的状态。 7. 信手:随意地。 8. 轻纤:轻盈纤细之物,这里指用竹签挑起珍珠奶茶的珍珠。 9. 辛苦:辛勤劳动,这里指制作珍珠奶茶的过程。 10. 为谁甜:为谁准备如此美味的珍珠奶茶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元宵夜的情景。上片以“灯夜”开篇,展现了元宵夜的繁华与热闹,灯火通明的夜晚,筵席上摆满了各种美食。“香甘动绮筵”则形象地描绘出了美食的香气扑鼻而来,诱人无比。紧接着的“明珠颗颗泛瓯圆”则以明珠比喻食物,展现出食物的精美和诱人。而“佳人巧意底难传”则表达了作者对佳人的赞美之情,她精湛的手艺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下片以“喜见翻溪流细滑”起笔,写出了细腻的汤汁在翻滚流淌,给人一种细腻丝滑的感觉。而后句“却思信手弄轻纤”则是作者想到佳人手捧面条的轻盈姿态,那种随意而又熟练的动作让人感叹不已。最后的“不知辛苦为谁甜”则是表达出对佳人的赞美和同情,她的辛勤付出都是为了他人能够品尝到美味的食物,而她自己却无法品尝这份甜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是宋代词人沈端节的一首词,创作于公元1149年前后。沈端节,字约之,号双湖老人,浙江杭州人,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词风清新婉约,以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 在沈端节生活的时代,南宋正处于金兵的侵扰之中,国家局势动荡不安。然而,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仍然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文风鼎盛。沈端节作为杭州人,自然受到了这种氛围的影响,他的作品也反映出了当时的时代风貌。 在《浣溪沙》这首词中,沈端节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他认为,只有在这种美好的环境中,人们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种观念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