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洞仙歌

标题包含
洞仙歌
夜来惊怪,冷逼流苏帐。 梦破初闻打窗响。 向晓开帘,凌乱千里寒光,清兴发,鹤氅谁同纵赏。 江南春意动,梅竹潜通,醉帽冲风自来往。 慨念故人疏,便理扁舟,须信道、吾曹清旷。 待石鼎煎茶洗馀醺,更依旧归来,浅斟低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深夜里惊醒过来,被冷气逼得掀开了流苏床帐。 好梦被打碎,只听见窗外传来声声异响。 清晨推开窗子,只见一片寒冷的日光洒满大地,让人心旷神怡。穿起鹤氅,谁能与我一同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南方的春天已经蠢蠢欲动,梅花和竹子悄悄散发着生机。我戴着帽子乘着酒意,自由自在地徜徉在这美好的世界。 想到那些渐行渐远的老朋友,不如驾起小船去找他们吧。毕竟,我们的友谊是清朗而宽广的。 等我们在江边煮了茶,洗净满身酒气之后,再回到那熟悉的地方,一起畅饮欢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夜来惊怪:指夜里发生的一些异常之事或现象。 2. 冷逼流苏帐:冷意逼迫到流动的苏帐上。流苏,装饰的穗子。 3. 梦破初闻打窗响:梦醒时分听到窗外响声。 4. 向晓开帘:天刚亮时打开窗帘。 5. 凌乱千里寒光:远处的寒冷光线显得杂乱无章。 6. 清兴发:清凉之感激发兴致。 7. 鹤氅谁同纵赏:鹤氅,本指用鹤羽制成的衣服,这里代指高雅之士。纵赏,尽情欣赏。 8. 江南春意动:江南的春天气息萌动。 9. 梅竹潜通:暗指江南的梅园和竹林。 10. 醉帽冲风自来往:戴着醉帽迎着风吹来吹去。 11. 慨念故人疏:感慨思念疏远的老朋友。 12. 便理扁舟:整理好小船。扁舟,小船。 13. 须信道、吾曹清旷:必须相信我们的才情和智慧。吾曹,我们。清旷,清明而广阔。 14. 待石鼎煎茶洗馀醺:等待石鼎煮茶以去除剩余的醉意。 15. 更依旧归来,浅斟低唱:回到原来的生活,喝着酒唱着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作以清幽之境开篇,描绘出深夜的寒气袭人以及主人公被惊醒时的情境。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着力刻画了环境之寒冷和光明。鹤氅一词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的心态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下阕中,江南春色动人,梅竹的美景又引出作者的豪情壮志。词人以感慨之情回忆故人,表达对昔日时光的怀想。最后,用石鼎煎茶这一细节,强调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及平淡日子里与故友一起谈笑风生的心境。整首词充满诗意,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感情真挚,让人感受到了作者深沉而又热烈的情感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洞仙歌》是南宋诗人沈端节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56年,正值南宋中期。在这一年里,沈端节时任湖南安抚使,他在此地巡查并慰问民众。在这段时间里,他深感民间疾苦,内心充满忧虑。 沈端节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争频繁、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北方的金国对南宋虎视眈眈,时常南下侵扰;而国内的局势也不稳定,战乱和饥荒时有发生。在这种背景下,沈端节关注民生、关心国家的命运,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和对民众苦难的同情。 在《洞仙歌》中,沈端节以洞仙为主题,表达了他在巡查过程中所见到的民间景象和人民生活的艰辛。他通过对洞仙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希望人们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这种向往与现实中的残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