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子都兄大暑

标题包含
次韵子都兄大暑
遶屋扶踈树,吾庐粗胜陶。 去来梁燕语,旦夕女蝉号。 蕙槁兰将败,萧鉏艾亦薅。 侵簷添绿竹,映日缱红桃。 得友人皆面,哦诗语未高。 饮泉荫松柏,直欲广风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洪(1920年-2007年),原名李洪烈,字子云,号青莲居士,四川乐山人。他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学者,被誉为“当代草圣”。 李洪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李熙垣是清朝举...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屋子周围树木稀疏,我的居所勉强胜过陶渊明的。 来回飞舞的梁上燕子在交谈,早晚都有蝉鸣。 蕙草枯黄,兰花也将凋谢,用萧除草,艾草也需拔除。 屋檐下新种的绿竹正在生长,映衬着阳光下的红桃花。 朋友们相见总是满脸笑容,吟诗时的言语并不高亢。 在松柏树下饮用泉水,真想让风雅之趣更加宽广。
去完善
释义
1. 遶屋:围绕房屋周围; 2. 扶踈:枝叶稀疏的样子; 3. 吾庐:我的住宅; 4. 粗胜陶:大体上胜过陶潜的住所; 5. 去来:来往的意思; 6. 梁燕语:梁间的燕子在交谈; 7. 旦夕:每日每夜; 8. 女蝉号:雌蝉在鸣叫; 9. 蕙槁:蕙草枯萎; 10. 兰将败:兰花即将凋谢; 11. 萧鉏艾亦薅:萧条的景象,艾草也被拔起; 12. 侵簷:屋檐旁; 13. 绿竹:绿色的竹子; 14. 映日:太阳照耀下; 15. 红桃:红色的桃花; 16. 得友人皆面:指与友人相聚见面; 17. 哦诗:吟咏诗歌; 18. 语未高:诗的语言不高雅; 19. 饮泉:饮用泉水; 20. 荫松柏:在松柏树下乘凉; 21. 直欲:直接想要; 22. 广风骚:推广风雅之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李洪所作,描绘了大暑时节的景象。首联以“遶屋扶踈树”和“吾庐粗胜陶”展示了诗人隐居的生活环境,绿树环绕,房屋简陋但舒适。颔联通过对梁燕、女蝉的描绘,展现了大暑季节的热闹景象。颈联则通过描绘蕙草枯萎、兰花凋谢以及艾草的生长,表达了四季变换的自然规律。尾联则以绿竹、红桃点缀屋檐,展现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与朋友相聚的喜悦。诗人通过对夏日景色的细致观察,传达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在表达上,诗人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如“得友人皆面,哦诗语未高”,表达了朋友相聚时的欢乐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在主题上,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大暑时节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崇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子都兄大暑》是南宋诗人李洪所作的一首咏物抒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60年左右,正值南宋后期。 在这个时期,李洪的个人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官职,后因战乱和政局动荡而辞职回乡。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包括他的兄长子都。他们在闲暇之余,常常一起谈论时事、吟咏诗文,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也比较复杂。南宋末年,蒙古军队南下侵扰,中原大地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然而,在江南地区,由于相对较为安定的生活环境,文学、艺术等领域仍有所发展。许多文人墨客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李洪与他的兄长子都共同创作了这首《次韵子都兄大暑》。诗中以大暑时节的炎热景象为引,表达了对家国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