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员外厅
石砌蛩吟响,草堂人语稀。道孤思绝唱,年长渐知非。
名利终成患,烟霞亦可依。高丘松盖古,闲地药苗肥。
猿鸟啼嘉景,牛羊傍晚晖。幽栖还自得,清啸坐忘机。
爱彼人深处,白云相伴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石头筑成的台阶上传来蟋蟀的鸣叫声,这寂静的草堂里人声稀少。我知道,我这孤独的思想需要歌唱出来,年岁增长,慢慢懂得了许多道理。
名誉和利益最终会变成祸患,而云烟霞彩却可以作为依靠。高处的松树遮盖着古老的山丘,闲暇之处的药草繁茂肥美。猿猴和鸟儿在美好的景色中啼叫,牛群羊群沐浴在傍晚的阳光中。这种宁静的生活令人自得其乐,偶尔发出清亮的啸声,忘记了人世间的烦恼。
我热爱那人间最深处的美好,就像那悠悠的白云陪伴着我归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蛩吟:指的是蟋蟀叫,以喻荒凉寂寥的情景。
2. 草堂:指简陋的房屋。
3. 道孤:孤独无友的意思。
4. 非:错误,过失。
5. 烟霞:山水风景,代指隐居生活。
6. 高丘:高山。
7. 松盖古:形容松树的枝干覆盖着古老的树木。
8. 闲地:闲置的土地。
9. 药苗肥:指种植草药的土地肥沃。
10. 嘉景:美好的景致。
11. 牛羊傍晚晖:夕阳西下,牛群羊群沐浴在晚霞中。
12. 幽栖:深居独处的生活。
13. 清啸:清亮的口哨声,表达作者闲适的心态。
14. 忘机:忘却世俗的烦恼。
15. 人深处:表示作者乐于过隐居生活。
16. 白云相伴归:与白云共舞,表达了作者的洒脱和超脱。
去完善
赏析
《题李员外厅》是唐代诗人李山甫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山林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
首联“石砌蛩吟响,草堂人语稀”,描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石砌的小路上传来秋虫的鸣叫声,草堂里的人们交谈甚少。这种静谧而自然的环境,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氛围。
颔联“道孤思绝唱,年长渐知非”,表现了诗人独立的精神追求和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认识到世俗之非的感悟。这表明诗人已经摒弃了对名利的追求,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颈联“名利终成患,烟霞亦可依”,进一步强调了名利最终会带来祸患,而山林烟霞却是可以依靠的归宿。这表明诗人已经意识到山林隐逸生活才是自己真正向往的生活。
尾联“爱彼人深处,白云相伴归”,则表达了诗人热爱那种身处深山、与白云为伴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不满和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语言质朴而凝练,充分展示了他在诗词方面的独特见解和高超技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李员外厅》是唐代诗人李山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在这一年里,李山甫在洛阳担任县令,他的生活平静而充实,对官场的风气有一定的认识。
当时唐朝政治腐败,宦官专权,科举考试舞弊现象严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山甫作为一位有抱负的文人,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揭露社会黑暗,抨击时政弊端。他在诗中写道:“天下无难事,庸人自扰之。”这表达了他对时事的不满和对庸人的讽刺。
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李山甫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他描述了李员外的庭院景致,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