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故居
一为鹅子二连花,三望青湖四石斜。
惟有岭湖居第五,山前却是宰臣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只鹅在两个莲花之间游荡,远望青色湖泊和倾斜的石头。只有五岭湖别墅位居第五,位于山脉前的便是宰相的家。
去完善
释义
《题故居》是唐朝诗人翁承赞的一首五言律诗,描述了诗人的故居风景及其地位。下面是诗词的注释:
1. 一为鹅子二连花:"鹅子"指的是一种名为"鹅头峰"的山峰,因形状酷似鹅头而得名。"二连花"则是形容山峰上的两个相连的花岗岩风化平台。这句描绘了故居附近的自然景观。
2. 三望青湖四石斜:"青湖"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是古代著名的风景名胜。"四石斜"则是指湖边的一块巨大倾斜的石块。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居美景的欣赏之情。
3. 惟有岭湖居第五:"岭湖"指广东南雄市的梅岭水库,这里的水光山色与作者的故乡浙江天台相较美。"居第五"表示这是诗人居所的排行,暗示其地位尊贵。
4. 山前却是宰臣家:"宰臣"是对宰相的尊称,这里指唐朝著名政治家李德裕。他在广东曲江(今韶关)有一处别墅,与翁承赞的故居相邻。这句意味着翁承赞的故居就在李德裕的别墅附近,显示了诗人地位的高贵。
去完善
赏析
翁承赞的这首《题故居》,以数字顺序为主线,串联起诗人在故居周围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故居周围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沉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首句“一为鹅子二连花”,写出诗人首先看到的景致——一群鹅子和相连的花朵。这两者看似不相关联,却共同构成了生动的乡村风光。鹅子的活泼生动,与花朵的美丽静默相互映衬,显示出浓厚的自然情趣。
次句“三望青湖四石斜”,诗人从近景转向远望,视线投向了远方的湖泊和倾斜的石山。青湖的广阔宁静与石山的峻峭挺立,形成了一幅层次分明、动静结合的画面。而诗人用“望”字表现出了对这一远景的珍视和向往。
第三句“惟有岭湖居第五”,既承接上句的描述,又引出诗的下文。岭湖居第五,即诗人的故居所在。这里的“第五”并非实指,而是寓含着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深重,视其为人生中最重要的归宿。
末句“山前却是宰臣家”,则是对故居环境的一种暗示。山前的豪华宅第,对比的是诗人自己的普通居所。这虽然形成了贫富差距的鲜明对比,但诗人却对此并无羡慕或嫉妒之情,反而进一步加深了他对自己家乡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故居》是晚唐诗人翁承赞的一首五言诗,创作于公元896年。
翁承赞生活在晚唐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特殊时期。晚唐末期,宦官权力膨胀,皇帝昏庸无能,藩镇割据愈演愈烈,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导致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在此背景下,翁承赞凭借其才华和品行成为了一名文人官员。他在家乡时曾任从事郎一职,后出任广东肇庆刺史。在流寓过程中,他曾寄居在广州南越王赵陀的旧宅,写下了这首《题故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