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慎思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
清秋官舍酒瓶空,满袖黄花情所钟。
忽得数篇吟可老,绝知开口笑难逢。
浮舟有底不归去,戏马犹能限莫从。
江上鲈鱼三尺许,西风欹枕梦魂浓。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的时候,我独自在办公室里饮酒,衣服袖子沾满了菊花的花香。
突然之间收到了一些诗歌,让我觉得自己真的老了。我非常清楚开怀大笑的机会是难得的。
我想回到故乡,但是我没有办法实现。我在梦里骑着马嬉戏,好像还在小时候一样。
我在江边钓到了一条三尺长的鲈鱼,西风吹过,我在床上做着梦。
去完善
释义
1. 清秋:秋天,这里指重阳节。
2. 官舍:官员的宅邸或办公室。
3. 酒瓶空:形容饮酒过多。
4. 满袖黄花:形容黄花开满袖子,这里特指菊花。
5. 情所钟:对所钟情事物的感慨。
6. 忽得数篇:突然得到几篇佳作。
7. 吟可老:因吟诵诗词而变得年老。
8. 绝知开口笑难逢:极言开怀大笑的难得。
9. 浮舟有底不归去:寓意船到江心难以回头。
10. 戏马犹能限莫从:暗示即使面临困境,也要从容应对。
11. 江上鲈鱼三尺许:形容鲈鱼之大。
12. 西风:秋天的风。
13. 欹枕:斜靠着枕头。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文人情怀的诗歌。在诗人的笔下,秋日官舍中的酒瓶已经空空如也,但却充满了丰收的喜悦,诗人以“满袖黄花”来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诗人认为,偶尔得到几篇好诗就足以让人陶醉其中,而开怀大笑的机会却难得一遇。诗人在此表达了文人墨客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接着,诗人用“浮舟有底不归去,戏马犹能限莫从”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诗人以“江上鲈鱼三尺许,西风欹枕梦魂浓”收尾,通过描绘江上的鲈鱼和西风吹拂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蔡肇所作,创作于公元1072年(熙宁五年)的重阳节。当时蔡肇担任科举考试的同考官,负责审核考生的试卷。在考试结束后,他写下了这首诗歌,表达了对同院诸公的敬意和对考生们的期望。
在这个时期,北宋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科举考试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了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蔡肇本人也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因此他对这一制度的重视不言而喻。
蔡肇在这段时间内的人生际遇也比较顺利。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被任命为官员,后来又被任命为科举考试的同考官,这对他的职业生涯是一次重要的提升。他也因此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人才,对人才的选拔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相对安定的时代,科举考试制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蔡肇在这段时间内的人生际遇也比较顺利,他对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表达出了对考生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