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宴清都·秋感

标题包含
宴清都·秋感
万里关河眼。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天低远树,潮分断港,路回淮甸。吟鞭又指孤店。对玉露金风送晚。恨自古、才子佳人,此景此情多感。 吴王故苑。别来良朋鸦集,空叹蓬转。挥毫记烛,飞觞赶月,梦销香断。区区去程何限。倩片纸、丁宁过雁。寄相思,寒雨灯窗,芙蓉旧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约生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卒于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前后。 吴文英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从事过幕僚、县...查看更多
StevenTsao
去完善

译文
放眼千里江山。在忧愁凝聚的地方,那微弱的夕阳正渐渐沉入地平线。天空低垂,远处是茂密的树林,江河支流分离,道路在江淮地区迂回。我独自一人在旅店里对着夜晚。自古以来,才子佳人们总是被此情此景深深感动。 回想当年吴王的故地,朋友们早已离散,只剩下感慨万千。那时我们在烛光下挥毫舞墨,举杯邀月,然而美好的时光已消逝无踪。眼前的离别之路漫长无边。我想通过这片纸,向远方的朋友传递我的思念之情。愿他们在寒冷的雨夜里,依然能怀念起那个曾经的芙蓉小院。
StevenTsao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关河:关山河川,泛指国境各地。 2. 愁凝:忧愁凝结,形容心情沉重。 3. 红敛:夕阳收起红色的光芒。 4. 天低远树:天空低矮,远方的树木显得更远。 5. 潮分断港:潮水退去时露出分隔港口的沙滩。 6. 淮甸:淮河地区。 7. 吟鞭:诗人骑马漫步,挥舞马鞭。 8. 玉露金风:秋天的景色,白露和秋风。 9. 吴王故苑:指吴王阖闾或夫差的宫殿遗址。 10. 别来良朋鸦集:离别之后,朋友们聚在一起。 11. 蓬转:四处漂泊,行踪不定。 12. 挥毫:挥动毛笔书写。 13. 飞觞赶月:宴会中举杯敬酒,尽情欢乐。 14. 寒雨灯窗:寒冷秋雨的夜晚,灯光下的窗户。 15. 芙蓉旧院:曾经住过美女的地方。
StevenTsao
去完善
赏析
《宴清都·秋感》是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宋词。这首词通过描绘秋日苍茫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上阕以“万里关河眼”开篇,展现了辽阔的关山河川景象,为全词营造了一种苍茫、悲凉的氛围。接着,“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两句描绘了夕阳西下,霞光逐渐收敛的场景,暗示了时光流逝,愁绪满怀的心情。接下来,“天低远树,潮分断港,路回淮甸”三句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所见的景致,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寥。 下阕中,“吴王故苑”一句借吴王宫苑的典故,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紧接着,“别来良朋鸦集,空叹蓬转”两句揭示了离别之后的无奈与惆怅。然后,“挥毫记烛,飞觞赶月,梦销香断”三句以书写蜡烛、举杯赏月等细节,展示了作者在孤独的夜晚所进行的消遣活动,表现了作者的寂寥与空虚。最后,“区区去程何限。倩片纸、丁宁过雁。寄相思,寒雨灯窗,芙蓉旧院”四句表达了作者渴望借助鸿雁传书,将无尽的思念传递给远方的亲人。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以及对旅途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位离群索居的词人深深的寂寞和难以排解的乡愁。在艺术手法上,词人以情景交融的方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StevenTsao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宴清都·秋感》为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所作。此词大致创作于南宋理宗年间(公元1225年至1264年),正是江南地区战乱频仍的时期。 在当时,尽管南宋政权已经偏安江南,但北伐无功,金兵屡次南侵,中原大片土地丧失,这使得有志之士无不忧心如焚。身为前线的将领们,身处刀枪火海之中,更是百感交集,吴文英的这首《宴清都·秋感》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创作的。 吴文英在早年就展示出非凡的才情,然而他却没能像辛弃疾那样从军报国,反而只能以词为伴,抒发自己的壮志和感慨。他的命运多舛,一生宦途不得意,四处飘泊,直到晚年,才出任嘉兴府掾,但仍然未能实现他的抱负。 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家国之恨、丧乱流离之苦以及个人身世之感等多种复杂的情感体验,这些都成为了他创作《宴清都·秋感》的丰厚素材。可以说,这首词不仅表达了吴文英本人的人生感慨,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忧患意识和社会矛盾。
StevenTsao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