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饮光亭

标题包含
题饮光亭
居易能藏气,探幽复治亭。 泉华聊自挹,涧响与谁听。 圆桧行依盖,前峰坐对屏。 一瓢吾道在,凉月此忘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宿(995年-1067年),字武平,北宋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胡宿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历任地方官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易居以涵养,深探幽谷修建亭台。清冽山泉供自给,潺潺水声有谁共赏。苍翠圆松倚伞盖,前方山峰如画屏。舀取一瓢智慧道,月色清凉忘怀尘俗。
去完善
释义
1. 居易:这里指白居易所倡导的平易诗风,意为诗歌通俗易懂。 2. 探幽:探索深奥隐秘的事物或道理。 3. 涧响:山涧的水声。 4. 圆桧:圆形状的松树。 5. 一瓢:用杜甫的诗“非无江海志,今以一瓢难”之意。
去完善
赏析
《题饮光亭》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饮光亭中的所见所感。首联“居易能藏气,探幽复治亭”中,诗人以“居易”与“探幽”形成对比,表现了他在世俗生活中追求精神宁静的渴望。“泉华聊自挹,涧响与谁听”则通过对山泉声音的捕捉,展现出自然界的静谧之美。接下来的“圆桧行依盖,前峰坐对屏”两句,描述了亭子周围的环境:圆形的松柏像是天然的伞盖,远处的山峰则像是一幅屏风。尾联“一瓢吾道在,凉月此忘形”则表达了诗人在此情境中心无旁鹜的心境。全诗通过富有哲理的诗句和生动形象的描绘,将饮光亭的自然与人文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饮光亭》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人胡宿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饮光亭中游赏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先,我们来看诗词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大约公元1000年左右。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此外,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如苏轼、辛弃疾等都在这个时代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胡宿(995年-1067年),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他自幼聪明好学,曾担任翰林院学士、参知政事等职,政治才能出众,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政治家。然而,他在晚年因病去世,享年72岁。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些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北宋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此外,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也非常繁荣,诗歌、绘画、书法等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同时,这个时期的政治环境也相对稳定,没有战乱和动荡,为文人和艺术家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综上所述,《题饮光亭》这首五言诗是胡宿在北宋时期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美好向往的诗篇。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质朴,充分展示了胡宿作为一位政治家、文人的才情和风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